阅读历史 |

第4624章 姚叔买报纸,帮我家顺带捎的晚报(2 / 2)

加入书签

晚饭过后,我妈坐在沙发上看晚报,我趴在她旁边,一起翻到美食地图那页。“你看这张地图,”我妈指着上面的标记,“这家卖馄饨的,据说汤底是用老母鸡熬的,等天冷了,咱们去尝尝。”我点点头,忽然想起姚叔馒头铺的早晨——每天天不亮,姚叔就起来揉面,蒸笼里冒出的白汽裹着麦香,飘满整条巷子。附近的老人爱去他的馒头铺买馒头,因为姚叔的馒头不仅分量足,还总带着股家的味道。有次我问姚叔,为什么他的馒头那么好吃,他笑着说:“揉面要用心,蒸馒头要火候,就像做人一样,得实在。”

睡前,我把姚叔送的糖画模具摆在书柜里,和去年他给我做的小兔子糖画放在一起。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模具上,泛着温柔的光。我想起姚叔每天傍晚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份晚报,一份是他的,一份是我家的;想起他每次递报纸时,指尖的温度;想起他笑着说“顺带的事”时,眼角的皱纹。这些小事,就像晚报上的文字,看似平凡,却藏着最动人的温暖。

第二天早晨,我起得格外早,帮我妈把刚蒸好的红糖馒头装进袋子里,送去姚叔的馒头铺。姚叔正在揉面,看见我来,笑着说:“丫头怎么来了?今天不用上学吗?”“我来给您送馒头,”我把袋子递给他,“我妈说,谢谢您昨天给我送的糖画模具。”姚叔接过袋子,从抽屉里拿出本童话刊,递给我:“昨天跟你说的杂志,我给你留了一本。”我接过杂志,封面是我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心里甜甜的。

傍晚放学回家,我又趴在二楼窗台上等姚叔。不一会儿,他的二八自行车就出现在巷口,车把上依旧挂着两份晚报。我跑下楼,接过他递来的报纸,发现今天的晚报上,夹着张社区活动的通知——周末要举办邻里联欢会,邀请大家一起做手工、吃点心。“姚叔,”我举着通知,对他说,“周末社区有联欢会,咱们一起去吧!”姚叔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给你们做糖画。”

我捧着晚报跑回家,把通知递给我妈。她看着通知,笑着说:“真好,邻里之间就该多聚聚。”晚饭时,砂锅里的排骨咕嘟作响,晚报摊在餐桌上,美食地图上的标记闪闪发亮。我咬着红糖馒头,忽然明白,姚叔每天顺带捎来的,不只是一份晚报,更是一份温暖的邻里情。这份情,就像巷口的老槐树,默默守护着这条巷子,守护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

日子一天天过去,姚叔的自行车依旧每天傍晚出现在巷口,车把上的两份晚报,成了巷子里最温暖的风景。我渐渐长大,开始自己去报亭买报纸,但姚叔还是会偶尔给我家捎一份,他说:“习惯了,看见好报纸,就想着给你们留一份。”而我家的蒸锅上,也依旧会留着两个红糖馒头,等着姚叔来取。

有次我问姚叔,为什么坚持每天买报纸。他坐在馒头铺的小凳上,手里拿着份晚报,慢慢翻着说:“报纸上有城市的故事,有邻里的消息,看着这些,就觉得日子特别踏实。”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明白,这份晚报,不仅连接着邻里情,更连接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它就像一缕人间烟火,带着油墨的香气,带着麦香的温暖,在这条巷子里,燃起最动人的光芒。

如今,每当傍晚来临,我依旧会想起姚叔递来晚报时的笑容,想起红糖馒头的甜味,想起晚报上那些温暖的故事。这些记忆,就像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藏在我心底,每当想起,就会涌起阵阵温暖。我知道,这条巷子里的人间烟火,会因为这些小小的温暖,一直燃烧下去,照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