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1)(2 / 2)

加入书签

路远征看了眼两手搓到通红的许切,就猜到家里一团乱,跟许切一起回来。

看见这么一室凌乱,也是有点意外,干脆就留了下来,开始扫地拖地。

“小切跟冬生他们呢?”

“小切帮我跑腿,到石磊家报信说我不过去了。冬生去送豆豆回家。”

许问点点头,抱着夏初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路远征打扫完卫生,坐在许问身边,“要不,家里还是请个阿姨吧?”

光许问自己,一天天光这些琐事也得累死。

主要冬生马上也到了人憎狗厌的年纪。

他如果不在家,怕是镇不住他们。

许问摇头,“从夏初一出生我就在想这件事。但是现在还太早,政策允许啊!”

一个营长家里雇佣保姆??

这纯属找事。

“不过,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许问道。

“什么办法?”

哪怕明知道许问会忍不住自己说,路远征还是特别配合地追问。

“我们帮二哥二嫂雇一个帮厨或者干脆给他们雇一个保姆,让我妈来帮我们带孩子。”许问得意洋洋道,“我打听过,个体户可以雇佣工人,不超过七个人就行。”

有人帮着二哥做饭二嫂就能多点时间看孩子,或者雇个看孩子的,让桑小青继续忙饭,都可以。

朱美珍就能来帮她带孩子。

路远征皱了下眉,“这个主意,理论上来说很好。但是你得问问二嫂跟妈的意见。雇帮厨还好,要雇保姆的话,他们在鹏城人生地不熟,怕是对陌生人有敌意。”

保姆哪有奶奶照看孩子用心?

至于朱美珍跟春生朝夕相处这么久,哪舍得跟大孙子分开?

许问点头,“我知道。我不会为这事伤了家里人的和气。”

路远征点头,“如果家里同意雇帮厨或者保姆,钱,咱们出。然后多雇一个,把爸也接来。”

“让爸来干什么?他可不会看孩子。”

路远征擡手许问头上轻敲了一个爆栗子,“你个小没良心的。亏爸那么疼你!爸妈大半辈子都生活在一起,也就是因为伺候你月子和暑假跟爸分开了几个月。如果妈过来,你把爸留在鹏城合适吗?”

许问揉了下额头,把反驳的话咽了回去,不好意思道:“我没想那么多。我一个当女儿的还没你一个当女婿的心细。”

惭愧!

“倒也不用这么自我谴责。”路远征淡声道,“你只是小脑袋里装的事情太多,一时间没想到。等妈上岛后你肯定会注意到,到时候也会自己把爸爸接来。”

许问用二分之一眼白看路远征,大大的眼睛眯起,“路远征,我怎么从你的话里听到幸灾乐祸的味道呢?”

路远征高举双手喊冤:“明明是你不拿我当自己人。我都一口一个咱爸咱妈了,你还分的那么清楚,什么女儿女婿的!”

许问:“……”

许问换了话题,“也不知道爸愿意不愿意来。”

路远征想了想安慰她,“应当是愿意的。回头给他寻摸一处地方,让他开荒种地。我看爸喜欢鼓捣庄稼。”

许问一拍手,十分认同路远征的提议:“对哦!爸如果不愿意来跟我们住,就让他跟妈在那些女学生住过的木屋暂住。反正那里本来就是居民区。”

路远征失笑,“嗯,这是好主意!但前提是大家都同意你的提议。”

这个许问就没把握了,“应该会同意的吧?”

路远征不予置评,“说起女学生。最近已经好几个人来找我。说你答应给人家国庆办集体婚礼,迟迟没办,都想找你约个确定时间呢!”

“不是我不给他们办。我的学生都那么优秀,大部分都考上理想学校了。有的在京城,你说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赶回来结婚?不是说好,过了年?”

她那五六十个女学生大部分都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最好的,比如王芳,是清华。还有几个本科,几个专科,和十几个中专。

这年头中专也算高学历都是包分配的。

按理应该年前办,但是许问春节前也要回学校考试。

他们的都觉得许问是红娘,不想许问缺席,宁愿晚结婚几天也要等着她。

许问也是盛情难却。

路远征点头,“你什么时候跟他们约好的?”

“前天吧?我是先跟妹纸们确定好了时间再转告那些兵哥哥的。”

“难怪!前天他们找我的,我忘记问你了!”

“你要是再晚问几天,说不定他们孩子都出生了。”

路远征:“……”

“你说,如果爸妈不同意来怎么办?”许问有点没把握说服父母。

“那我就打报告申请雇佣保姆。”

许问:“……”

那就真丢人丢去全军了。

说到底还是路远征擡年轻,只要干部的官够大,还会给配保姆呢!

“爸妈要实在来不了也没事。”许问想了想,“还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有点钻规定的空子。”

私人雇佣保姆,很容易会骂是资做派。

可许问还有个身份是罗泽民的合伙人,算起来叫一声许总也不为过。

而且因为罗泽民非本国国民,他的公司虽然是国产但表面上的性质还算是外资。

身为一个外资经理,配一个生活助理不过分。

既然是生活助理,帮许问带孩子也是正常工作。

路远征:“……”

确实很合规。

周六早上,许家小院。

一家人听说许问有事商量,都齐齐整整的在家里等着她。

许问知道他们都有生意,很忙,一到小院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大家都没意见。

对朱美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儿女需要她,她就帮谁。

许秋石也很开心,像路远征说的,他一听能种地特别高兴。

在饭店帮许闻忙虽然轻省些,但是,久了不摸镰刀锄头他难受。

许问在月子里还在帮助许闻跟许望做商业计划书。

并且两家人都按照她说的做了,现在一个个都算是正儿八经的老板。

许闻现在月入四位数,许望马上就能回本。

这样的前提下,许问提一个希望朱美珍帮自己照顾孩子的要求确实不过分。

别说她还有补偿条件,是给许闻雇佣两个工人。

“雇人不用你,我们自己来。其实你就算不说,我们也打算雇人。现在店里的生意实在太好,我们已经忙不过来啦!”桑小青特别开心,说着忙,眉眼却是弯的。

“谢谢嫂子!但是,一码归一码。工人还是该我们雇的。”路远征的意思,也不能让朱美珍白忙活,也得给朱美珍开一份工资。

但是这话不能在这时候说,怕许闻跟桑小青听了刺耳朵。

毕竟朱美珍帮他们带孩子一直是免费。

这一给许问带孩子,许问就拿钱,岂不是显得他们不孝顺?

实际上,大家都是默认奶奶带孩子。

在魏庄,全公社的奶奶但凡身体允许的都带过孩子。

而且奶奶当家,没人付工资。

现在许家出来了,没有收入的变成了朱美珍两口子。

跟儿子儿媳同吃同住,也不缺他们老俩花钱。

可路远征说,自己手里有个钱花着方便,要不然老人抹不开面子找儿女张口。

许问觉得有道理,打算等回岛了以生活费的名义给朱美珍钱,否则朱美珍不会收。

桑小青不同意,“我们总跟着你和路远征占便宜,这点事你就不要跟我们争了。你买房的时候说过会收租的,真给你你又不要。”

“这房子一直在涨价,涨的钱比房租高多了。”

许闻点头,“这倒是。今年我们也攒了点钱,明年我们也买两间铺子。自己的房子开店踏实!”

“对!我也有这想法。等明年攒够钱我也把我那店盘下来。”许望一脸志在必得道。

许望跟谢德春也是一样。

尤其是许望,跟在家里时家庭主妇的样子大不一样。

以前在家里,多数时候都是一身又肥又大灰扑扑的工农蓝,也就是夏天,身上会见点花色。

多数衣服上也都有补丁。

整天劳作,风水日晒,明明才十来岁,偏偏像四十的。

现在开了服装店,第一个变洋气的就是许望,比年轻几岁的桑小青更时髦。

因为许望多数时候得自己当模特试穿店里的衣服展示给别人看。

她租了两间沿街房,打通后,按照许问的设计图一装修。

虽然装修明明很简单,但是整个格调都上去了。

需要展示的衣服熨烫后搭配好挂在刷了白漆的墙上,灯光一打,特别洋气。

开始,许望还是穷老百姓作风,舍不得一直开灯照衣服。

后来许问给她算了一笔帐,她才一咬牙亮起灯。

别说,这样,原本卖十块的衣服能卖到二十块,而且还很多人买。

利润很高。

比起许望赚辛苦钱,她的服装店来钱更容易一点儿。

谢德春就负责给她打打下手,进货卸货。

夫妻俩每天数着进项也特别开心。

现在一个月赚的钱,比以前在魏庄公社一年赚的钱都多。

许望还给许问带了两身衣服,“我去羊城特意给你挑的,回头试试合适不?不合适我再给你调换下。”

许问展开衣服看了眼,很新颖的款式,也是她的风格,道了谢,“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啊!”

许望翻白眼,“你现在嫁了人倒是跟我越来越生分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许问心里一颤。

不过许望也只是娇嗔一句,并不是真抱怨,一家人寒暄了几句,就各自散开。

都要回去开店营业。

朱美珍跟许秋石收拾了一下行李,跟着许问到彩虹岛上。

路远征已经安排人把原来女学生住的木屋,收拾了两间出来给他们一家口。

朱美珍许秋石还有许切。

许秋石围着木屋转了一圈,特别满意,站在木屋前就开始比划,“这里围个院子就能种菜种瓜果。”

“您先别急!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带你去看你心心念念的地。你女婿已经都安排好啦!”许问推着他进门。

路远征确实很贴心,连农具都给许秋石准备的很齐全。

许秋石一件件摸过去,满脸满意,嘴上却道:“还是不如我自己做的镰刀把得劲儿。”

朱美珍翻个白眼,拉着许问往外走,“别理你爸!那嘴角都裂到耳朵根了,嘴上还不满。走,咱们去看看我外孙女!快一个月没看见她,我都想她了。”

有了朱美珍的帮忙,许问终于能腾出时间……赚钱。

许问依旧不愿意出头,不想像许望跟许闻那样一点点的赚辛苦钱。

她更愿意当一个投资者。

可惜她没有钱,只能继续薅第一个找上门自愿被投资的羊的毛。

这只倒霉羊就是罗泽民。

罗泽民这边的生产线不算忙,雇佣的人多数是嫂子。

每逢周末或者周休息,很多战士也会来过来。

一是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二是打发时间。

所有的嫂子加起来都不足二百个,最起码一半不去厂里打工。

像宋宝英她们要当老师。

李嫂开小卖部。

还有些嫂子的孩子年龄特别小,这样也没办法腾出手去打工。

让许问欣慰的是,二叔的生意受影响不大。

因为赚钱的嫂子还是会优先做手工什么的,不赚钱的嫂子才会去打工。

再加上二叔的杂货店的重心慢慢已经往其他方向改变。

二叔会到周边省市,进一些地方特色的东西回来摆着卖。

来鹏城的多数是港商以及其他国家的商人,他们回去的时候总会给亲朋好友带点伴手礼,二叔的店铺很合适。

现在许问计划表上,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得解决岛民的问题。

需要招人上岛。

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

马上就是老兵退伍季,首先可以留下一批。

也可以从老家招一批。

许问去年免费辅导女学生,一共五十个女学生,考上本科的有十个,专科的十五个,中专的二十二个,落榜的只有八人。

去年发表许问那篇文章的记者做了个后续报导,许问再次火了。

每天寄到彩虹岛找许问的信得用麻袋装。

只是许问再没有接纳过一个学生。

如果有必要,她可以继续开班。

第二个难题,得确保有岛民后,岛民的温饱问题能解决。大约还是得需要招商引资。

许问寻摸了一圈,不好再找第二个老板,想了半天打算自己当这个老板。

她看过打印机厂的帐,今年厂里的效益很不错。

不管是生产打印机,还是卖打印产品。

立体的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销量都算可以。

许问估摸着自己怎么也能比去年分红更多些。

她手里也还有点余钱,打算自己开个公司,但是开什么公司还没想好。

开公司之前她得作为被招的商跟石磊和路远征谈判合作细节。

路远征一听就表示要避嫌,走了。

他最近很忙,忙着准备出发。

自从把长江号接回来,他在岛上的时间就不多。

不光他,还有那么官兵,基本上从睁开眼就往长江号上跑。

用路远征的说法是,他们需要跟长江号磨合。

天天各种训练。

剩下石磊还有其他几个干部互相对视了一眼。

石磊直接投降,“嫂子,我们都是大老粗,没人懂怎么做生意。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办就是了!”

“那不行!一码归一码。再说,你们就不怕我坑你们?”

“坑就坑呗!”石磊特别光棍的一摊手,“我们岛上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现在财政上有收入也是你给赚来的。你想坑我们,我们就帮你数钱,还能给你送到家。”

这真不是公私不分。

他们的手能拿得动十多斤的武器,却很难捏住细细小小的笔。

石磊倒是有文化,有文化跟能看账本并不是等号。

许问:“……”

许问还是坚持公私分明。

石磊没办法,从司令部财务办公室借调了几个人过来跟许问谈合同细节。

细节谈好后,许问开始筹备开新公司的事。

公司地址倒是不用想,主要是新公司要干什么。

做服装?还是弄房地产?或者干别的。

开个服装厂倒是投资不大,许问当然不会愁设计问题。

只是来服装厂打工的肯定还是妇女多。

罗泽民的厂做零件已经用了很多嫂子。

总不能一共就这么劳动力,还得两家公司抢。

做房地产,未来可期,现在就可难。

方方面面牵扯太多。

现在岛上倒是有不少地皮可以开发。

问题是开发来卖给谁?

一直到该北上参加期末考试,许问也没能想出来开什么公司。

许问先走。

冬生跟许切还没有期末考试,得考完试再走。

到时候许秋石会带着他们跟许家汇合,一起回家过年。

至于路远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