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太空授课之前的科普环节……(2 / 2)
人在地面上一个转身的动作简单得不行,而在太空中一个转身动作就足够难。上肢转动的时候,下肢反而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得“想办法”才能一起转动。
这种困难是镜头里几乎很难展现,唯有现实参与到失重环境里,才能清楚感知到。
镜头转向此刻控制中心的大屏幕。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三名宇航员看上去相对轻松正在忙碌。他们得布置场景,得和主持人刚才说的那样,和地面进行链接测试。
所谓直播肯定是会有一定延迟的。但对于现代科技来说,现在的直播延迟已经达到了非常微小,甚至让观众很难察觉的地步。
对于宇航员来说,他们要作为讲师的同时又要作为摄像师,其实是非常繁忙的。
因为有三个宇航员,所以三个宇航员就分配了工作。一位负责主讲,另一位负责拿着镜头跟拍,还有一位负责和地面控制台联系,观察拍摄出的镜头,确保整个直播安稳进行。固定镜头则是放在那里,拍摄三个宇航员。
当然中间讲课的人会变动,拍摄的工作也会交接。
地面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和四百公里之外的宇航员联系着。宇航员把电脑也带了上去。稍有动作的时候飘来飘去,行动比在地面上要缓很多。
贺君注意到,太空接收地面的信息确实能感受到有些许停顿。但这个停顿就像是人打电话一样,只属于“听对方说话”的那种停顿,确实可以算可忽略不计。
大家都在忙碌,贺君和邱丰连过来端茶送水的工作都不需要。他们和身边这位主持人一样,只能在尽可能不打扰到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进行前置的科普引导。
邱丰对今天的直播授课充满好奇。他问主持人:“今天我们直播授课的内容是什么?”
主持人简单讲了一下流程:“今天我们宇航员直播授课的内容很多。一是带领学生们了解并参观真实的空间站,二是很多学生对太空会有一些问题,我们的宇航员要进行相应的解惑,三是宇航员讲解他们日常在太空中要进行的各种工作。”
贺君和邱丰做了空间站,比实际上观众了解了更多关于空间站的内容。贺君知道空间站有实验舱,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除了维持日常生活、出舱工作之外,还有专门的实验任务。
他特意提及了:“我知道他们要锻炼身体、做实验、还有出舱活动。”
主持人应声:“对。他们的日常非常丰富。”逢年过节还得和地球打招呼,忙得很。常人都在想他们肯定很憋闷,实际上工作和互动一多之后,憋闷便少了很多,心理状况都会好很多。
“这次的直播工作,对学生们了解航天事业具有非常大的助力。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优秀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航天事业中来。”
主持人场面话一套接着一套,让贺君非常有感触。
尤其是当他发现主持人在对着镜头发表讲话的时候,也一直在关注着航天工作,时不时会把话题引过去,仿佛是彩排过无数遍的,他就更佩服了。
这场亲临现场的直播前置科普,贺君和邱丰完全是临时收到的通知,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内容。
不过也就是这样,两人和主持人才能打起全然的配合,他们负责发问,而主持人负责解答。
贺君问:“应该马上要直播了,现在大家都在准备什么工作?”
主持人:“在太空里的话,宇航员除了刚才要和地面联系确保直播信息通畅,还要确保教学用具没有损坏。”
邱丰问主持人:“是通过货运飞船送上去的工具吗?”
主持人肯定:“对,一部分是通过货运飞船送上太空的,一部分是本就带上太空,属于他们的实验工具之一。因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较为恶劣的升空环境,所以总得检测能不能用。”
宇航员的工作多,地面上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多。
有的工作人员负责和宇航员沟通,有的人员负责和测控台其他人员沟通,有的人员还要和各地开设互动教学课堂的人沟通。
毕竟直播里有互动,学生们那儿也得开课同步。
到了这个地步,贺君不由感慨:“每一个工作都得把控住,所有人都非常不容易。”这场直播确实既展现了技术,又开阔了学生眼界视野。
主持人毕竟是在综艺里,戏谑开了个玩笑:“每次当看到现在的学生有这种福利待遇,我都希望自己马上缩小二十岁,重新变成一个学生。”
贺君跟着开玩笑:“从此建立宇航志向,往后做一个成功的宇航人。”
主持人竖起大拇指:“对没错就是这样。”
玩笑开结束,直播终是调整到合适情况,要准备开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