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章 乖,叫阿姨也行。(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出来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杨锦文以为张春霞多少会含蓄一些,当大领导的嘛,说话总要拐弯抹角,云里雾里,但他没想到,张春霞根本不玩这一套!

她的性格特点展露无遗,那就是直奔主题,不搞虚的。

张春霞脸色未变,依旧笑的春风拂面:“怎么?你不愿意啊?”

温玲在对面使劲的打眼色,意思是让杨锦文说话含蓄一点,别把场面搞的太僵硬。

杨锦文正了正脸色,刚要开口。

张春霞抬起手来:“你可以先想一想,这个问题咱们稍后再谈。”

老狐狸,绝对是老狐狸!

她单从杨锦文的脸色,就能判断出结果来。

毫无疑问,肯定是不她想听的内容。

再说,您想要认一个干儿子,再怎么,也得夸一夸杨锦文,把人哄高兴了,承诺点什么,万一人家就答应了呢。

毕竟,谁不想进步啊?

谁不想得到大领导的赏识?

杨锦文就坡下馿,点头:“好的,张阿姨。”

接着,张春霞就杨锦文的工作开始聊,他从警快一年了,期间破获了不少大案,好几例都是上了报纸新闻的。

张春霞不仅是耳闻,内部开会,还提到过这些案子。

再有,杨国昌和几个市局领导,对杨锦文的观感很不错,经常在她面前夸赞。

对于张春霞问的这些问题,杨锦文也都一一回答,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态度来。

所谓特殊的倾向和态度,张春霞可是太了解了,不管是谁,在她的面前谈话,都是带着目的性的。

但杨锦文却是不这样,由此,她对这个年轻人的观感非常不错。

“锦文啊,你和你爸不太像,你比你爸稳重多了。”

那倒是……杨锦文心里腹诽。

“你爸年轻的时候,就比较活泼,很洒脱,无拘无束的,整个人散发的气质,你还是比不上的。”

装忧郁、装颓废、时而张狂、时而混不吝,但骨子里是真性情。

这是杨锦文对自己老登的评价,显然,在张春霞看来,这些都是优点。

“张阿姨说的对。”

张春霞聊了一阵,就把话题转向了温玲。

“你这个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大院里的女孩,就你最漂亮。”

温玲红着脸:“张阿姨过奖了。”

“大院里那些小伙子,多少人追你啊?你妈常跟邻居念叨呢。汪市长那儿子,叫汪什么来着?不就一直追你吗?”

温玲咬了咬牙,乖巧地看了看杨锦文,回答说:“我听我妈说,好像是有这个事儿。

后来听说我当了法医,人家看都不敢看我,还是杨锦文没嫌弃我的身份。”

张春霞笑了笑:“你这孩子聪明。”

温玲这话明显是捧低自己,抬高了杨锦文,而且还化解了自己的窘境,极有情商。

不愧是温墨的亲闺女。

又闲聊了一会儿,一个系着围裙、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妈,吃饭了。”

“好。”

杨锦文注意到张春霞肉眼可见的冷着脸。

温玲站起身,非常懂事的去搀扶了一下张春霞。

来之前,杨锦文从温墨口中得知,这套房子里,就张春霞和保姆住,何晴只是偶尔来住一下。

何晴的老公叫潘伟,是师范学院的老师,不常在大院里出现。

一桌子菜,有几样都是他做的,一看就是经常下厨的男人。

“妈,这是萝卜老鸭汤,炖了五六个小时,您尝尝看。”

潘伟拿着汤勺,给张春霞盛汤。

张春霞瞥了他一眼:“没规矩,先给客人。”

“是,是。”潘伟赶紧把汤碗递给温玲。

温玲显得很尴尬:“谢谢。”

潘伟殷勤道:“锦文,你也来喝一碗。”

双方根本就没有介绍,但对方却知道自己的名字,杨锦文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张春霞道:“你叫他姐夫。”

杨锦文站起身:“谢谢潘老师。”

一般的家庭无所谓,但在这儿,这间房里,张春霞的话被无视了。

温玲闭上眼,努力地保持云淡风轻的表情。

最为紧张的是潘伟,他看了看老太太,马上笑道:“叫什么都行,我本来就是老师嘛,锦文,听晴晴说,你是公安?”

何晴也跟着缓和气氛:“什么公安,是市局刑警。”

“那不是经常跟罪犯打交道?”

“嗯。”

杨锦文应了一声,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张春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