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同案犯!(求月票)(2 / 2)
“她从来没说过。”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袁朗咬了咬牙,抬头看向杨锦文:“像我这种情况……还能活吗?”
“活不了,执行之前我能保证你少受苦。”
袁朗低下头,不再吱声了。
杨锦文提醒他:“对你的审讯,不是这一次,后面想起关于‘殷红’这个女人的事情,视她情节严重的程度,或是你举报有功,可以立功减刑。”
袁朗摇摇头,似乎在自言自语:“我现在才发现,我和我哥是被这个女人给玩了,她肯定是借我的刀,杀了我哥我鬼迷心窍了……”
杨锦文不想听他的忏悔,杀了人就是杀了人,没什么好说的。
审完之后,已经是凌晨四点。
杨锦文等人和傅明远碰头,大概说了一下情况。
首先确定‘殷红’这个名字是假的,‘张晨’这个名字可能也是假的。
聋哑女人在服下农药,忍着随时可能死亡的巨大痛苦,搭乘火车来找‘殷红’,两个女人肯定是认识的。
其次,‘殷红’放任聋哑女人的尸体不管,突然失踪,里面肯定存在着重大隐情。
再其次,‘殷红’教唆袁朗杀人,这点还无法证实,但是,有目击者谢凯、以及案犯袁朗的口供,殷红参与杀人的事实清楚。
毕竟,杨锦文是突袭侦查,把这个案子无意间给捞出来的,谢凯和袁朗不可能存在串供的可能。
‘殷红’杀人的动机,据案犯袁朗供述,是袁大军折磨她,把她送给其他男人玩弄,导致她教唆杀人和参与杀人,这点需要侦查。
其次,‘殷红’的身份是最大的谜团,她到底是哪里人,真名叫什么,为什么会一路乞讨到丹南县,也需要调查,其中关键人物就是之前给她饭吃的汪大娘。
杨锦文和傅明远商议后,鉴于杨锦文他们累了一天一宿,所以就派了刑警队的人去调查。
杨锦文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案子,自己的人从侦查到抓人,以及审讯都给干了,总不至于把后面的功劳全都给捞了。
再说,他们几个人不可能把一个案子全给办了,没那么多时间,也没精力。
一旦案子陷入到僵局,侦办人员的精神也会跟着萎靡,需要运用人海战术时,刑警队能不能配合,还不好说。
于是,杨锦文吩咐大家先回招待所休息,睡醒之后再到会议室碰头。
翌日一早。
杨锦文就接到了温玲的电话,她现在在省城的毒物实验室里。
专家仔细看过聋哑女人的器官切片,并且提取了肾脏、肝脏和心脏的毒素,综合意见的是,聋哑女人服下的剂量不小,但没有立即致死。
如果要追溯时间的话,专家的意见是聋哑女人是在服下百草枯的时间是在十二个小时之前。
虽然给不出具体的数据,但也能证实杨锦文所调查的线索。
那就是聋哑女人搭乘k121绿皮火车,忍受剧痛,冒着死亡的风险,也要找到化名‘殷红’的女人。
‘殷红’和这个女人极有可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江城不在k121的客运路线上,是从蓉城出发的。
那么‘殷红’和这个女人的老家,是极有可能在这条客运线的某个地方。
还有,‘殷红’是绝对联系过聋哑女人的,不然聋哑女人不会如此准确地找到她家的地址。
杨锦文带着思考,去到街对面的刑警大队时,一个女公安跑来,报告道:“杨队,江城沙萍镇派出所来电话了,说他们那里没有符合我们要调查的人。”
“行,谢谢你。”
“不客气。”
杨锦文见她扭扭捏捏,没打算离开,便问道:“还有事儿?”
“我就是想问你哪天有空?我请你吃个饭?”
“呃……等案子破了,我请大家一起吃饭,你也来。”
“哦,那好吧。”女警摇晃了一下身体,心有不甘的摸了摸耳边的头发。
躲在拐角的吕薇薇挑了一下眉,抱着文件过来,故意踩重脚步声,向杨锦文道:“杨队,找到线索了。”
“什么线索?”
“之前在袁家煤矿干活的汪大姨,人已经带回队里了,姚队和猫队正在问询。”
“行,谢谢你。”杨锦文应了一声,快步上楼,走去接待室。
接待室内,一个五十几岁的大娘,坐在软皮椅子里,两手交叉握着,表情很拘谨。
她开口道:“张晨是一路乞讨到丹南县的,她身上有很多旧伤,这孩子是遭过罪的。
至于是哪里人,我不太清楚,听口音是川省那边的,她还开玩笑说,她以前杀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