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4章 刘旭出手救治(1 / 2)

加入书签

“劳逸结合吗?同志们每天都紧绷着神经,那可不行,最为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心情放松的,遇到事儿也能快速收紧,我们的职工虽然收入不错,给他们解决了大量的后顾之忧,但也不能让职工长久处在高负荷之下。”

“我还计划在全集团推行双休制,就是一个星期只上五天班,周六和周日休息。”

“啊?这就有些没必要了吧,也没听说哪个单位是这么休息的啊,这也太放松了吧。”

“就是,我们要是这么一搞,其他单位怎么看?到时候可就成众矢之的了。”

“怕什么?人家西方那些国家双休都搞了十几年了,我们反而成了过度使用人力的了。”

“什么?你说西方国家都是每周休两天?”

周平有点不信的说道,其实在他们这些没有出过国的人眼中,西方资本家不是应该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压榨和剥削那些工人吗,怎么反而是这样。这就让他们有些吃惊了。

“呵呵,我还能骗你们吗?鹰酱是从1940年正式修订《公平劳动法》为每周工作40个小时,每天8小时,正好5天。你们不信去问问那些从鹰酱回来的人。”

刘旭笑呵呵的回答道。

刘旭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后世就是这样的,你让他说出什么最佳休息时长与工作效率再到市场的关系问题,他是不懂的。

但是后世的经验还是可以用的,后世三、四十年就追赶上了所有国家,可见多休一天并不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其这样,干嘛非得让自己的职工都多上一天班?

“那要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咱们要不试试?”

付旭高这时开口道。

“多休一天还有个好处就是职工都办一些自己的事情,也能刺激消费,平时他们没有时间,只休一天,又感觉时间不够用,两天的话,就可以带着家人到周边的旅游景点转转。也有了时间逛逛商场。”

“有消费就能带动各行各业的正常发展,国家也能多收税,这道理你们应该都懂吧,所以说合理的休息还是必要的。”

刘旭总结的说道。

“我怎么感觉你说的跟我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我们不是讲究勤俭节约吗,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怎么老感觉跟你说的有天南地北的感觉。”

刚过来的林国瑞有些不能理解的说道。

“哈哈,你说的那种情况已经不适合我们当下的社会了,你知道哪种情况下适用你说的那样吗?”

不要说林国瑞了,这个问题就是办公室的几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种情况适合的社会是生产力极度低下,社会上的工业品严重不足,并且农业产出也非常少的情况下,不得不用的一种渡过难关的情况。”

“而我们现在呢,经济种类多样化,社会上的工厂一座座地开了起来,我们正在从一个农业国家向着工业国家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的工厂产品将会源源不断地从各个工厂生产出来。”

“你们想想,全国几十万家工厂所生产的物资卖不出去,会发生事情,那就是工厂倒闭,工人重新回到农村种地,我们的强国梦不就遥遥无期了吗?”

这一点道理刘旭还是能给他们讲明白的。这也让几人恍然大悟。

“其实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大部分的国人都挣到钱,有了钱大家能去消费,才能让这个社会良性的循环下去。”

“我们国家90%的人现在是农民,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京城新城的项目上同意各个公司大量招募临时做工人员。”

“明白了。”

这场谈话时间不长,可是对于几人来说,感觉他们以前的认知还是不够的,本来都感觉自己好歹也是在高级领导岗位上工作这么长时间了,来这样一个企业任职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可现在看来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看到几人要走,刘旭赶紧说道:

“林总你等你一下,我还有点事跟你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