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也行。”刘雷雨答应一声:“阿瑶你想吃什么,我带了钱的。”
阿瑶摆摆手:“是我请你陪我走这一趟,该我请你吃东西的。我听说有一家食肆,从这里过去不算远,那家做的杂鱼烩味道特别鲜美,咱们去尝尝好不好?”
在追寻美食一道上面,阿瑶相比于刘雷雨就是个老饕。
黑瓮城哪家有什么好吃的,她几乎都能说上名字来。
刘雷雨不挑食,只要是阿瑶说好吃的,她一概捧场。
于是,她俩牵着驴子转身出发。
她俩前脚刚走,那接了阿瑶包袱的杂工赵叔突然从医馆里追了出来,那位不近人情的门子与赵叔交换了一个无声的眼神,什么也没说就放了人出去。
只见那赵叔飞快的追出了医馆,不远不近的跟上了刘雷雨和阿瑶的脚步。
刘雷雨跟阿瑶全然未觉。
虽然下了雪,但临近年关,黑瓮城里的热闹程度不减反增。
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人,哪怕平日里再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主妇,到了这时候,也是恨不能化身三头六臂一般大肆采买。
卖吃食的铺子是最热闹的,阿瑶喜欢吃的冰糖葫芦今天没出摊,但她买了蜜饯果子,用一个小小的牛皮纸袋子盛着,提在手里沿路走,顺手就塞一颗进嘴里吃。
刘雷雨也买了一包,金黄的酸梅,鲜红的杨梅干,粉嘟嘟的水蜜桃干,还有挂着白霜的柿饼子,都是阿瑶说最好吃的口味。
她每种都尝了一颗,舌尖弥漫着经久不散的甜味,感觉胖丸子应该也都会喜欢的。
阿瑶多吃了几颗,就捂着腮帮子跟刘雷雨倾诉她的烦恼:“我不能再吃许多糖果子了,牙要疼呢。”
她说话时,言语间也全是甜甜的香气。
刘雷雨低着头忍着笑,然而最终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阿瑶佯装生气,故意快走几步不理她。
然而一看到前头有什么新鲜玩意,还是忍不住冲着刘雷雨连连招手:“雷雨哥,你快来!”
两人边走边逛,没人催促也察觉不到时间。
倒是后头那跟踪的赵叔挺尴尬的,他一个大老爷们,混在满街的大娘小子之间,本就已经挺显眼的了。
刘雷雨和阿瑶走走停停买买吃吃,赵叔他既要掩饰身份又不能跟丢了目标,只好也胡乱挑些东西拿走付钱。
这么豪爽不还价的主顾,自然格外讨掌柜的喜欢。
这不,遇上一家卖年画的,摊主是个大妈,见赵叔买走了一张男娃娃抱金鱼的年画,说什么也要给他推荐另一张女娃娃捧莲花的。
大妈说了这俩年画是一对,回家贴在房门上头,看着喜庆,没有单买一张的道理。
大妈嗓门大,她一说,旁人全围过来点头附和,大妈一见这情形,更加卖力的吆喝自家的年画颜色好花样漂亮。
赵叔被圈在人群里头,眼见对面摊位上闲逛的刘雷雨和阿瑶就要走远了,偏偏大妈拉住了他走不脱。
等他气急败坏的掏了钱买下女娃娃年画,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挣出来一看,整条街上哪里还有刘雷雨和阿瑶的身影呢!
赵叔眼里闪过一丝阴鸷,他拔腿就往前追,走到街角处,愤怒的将两张年画几下撕扯了个稀巴烂砸在地上。
其实就在街角的绣房里头,刘雷雨正陪着阿瑶在看花样子。
绣房临街的门面不大,里头展示着售卖的商品,逛的人也不少。
旁边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走进去里头是绣房的工房,一间屋子里头摆满了绣架,好几位绣娘在里头飞针走线的忙碌。
逛街时阿瑶跟刘雷雨聊起,自她们的块根生意停了之后,这段时间她一直在跟玉雪姐姐学绣工。
玉雪姐姐什么都会,骑马跑商特别出色,女红也是极为在行,一双巧手飞鸟游鱼样样绣的惟妙惟肖。
“我的手艺跟玉雪姐姐比,根本不值一提。”
“才不是!阿瑶我觉得你绣的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刘雷雨恨不能立马掏出怀里的鞋垫,拉个路人来评评理。
阿瑶被她严肃的表情逗笑了:“那是你没见过别人的绣工啦。”
然后阿瑶就拉着刘雷雨进了绣房。
“我听玉雪姐姐说,城里人家的姑娘,会将自己做的荷包啊手帕什么的卖到绣房里,有的手艺好的,一条手帕也能赚到几十上百文钱。”
阿瑶也带了几条自己绣的帕子来,她跟绣房的小二说明来意之后,就被引到了绣房门面后头的工房里。
刘雷雨牵着驴子跟着阿瑶,就这么跟赵叔擦肩而过,无知无觉的躲过了一场危机。
绣房的老板娘验看了阿瑶的帕子,点头夸赞阿瑶的绣工很有灵性。
阿瑶一脸谦虚,倒是刘雷雨得意的嘴角都翘起来。
绣房老板娘当即拿了几个花样子,让阿瑶回去先试试手,约好了等阿瑶绣成帕子之后送来,每条帕子给五文钱。
阿瑶郑重的接下了,刘雷雨却皱起了眉头。
等出了绣房,刘雷雨才悄悄问:“阿瑶,你绣一条帕子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卖五文钱,是不是太少了?而且我听我娘说,绣工伤眼睛,又累人。”
她还想说,若阿瑶要挣钱,还是继续跟她合伙来卖药草比较好些,她虽然不种膝杖草了,但也有不少药草是冬日里产出的。
“这五文钱的帕子,不过是老板娘考校我的手艺,给的帕子本钱。”阿瑶一听就知道刘雷雨不懂行情:“你别担心啦,我整日里在家无事可做,做做绣活正好打发时间。只要不起早贪黑做活,不会伤眼睛的。”
阿瑶主意已定,她过了年十四,后年就及笄了,往后抛头露面什么的也都不大方便。
做绣活可以在家里做好了,每隔一段时间送到绣房来交一回货;也可以来绣房当绣娘做工,每天能跟阿爷一道进城。
阿瑶来的这家绣房,她听玉雪姐姐提过,老板娘人和气好相与,给工钱也爽快,在绣房做事的绣娘,每个月最少也能拿一两银子。
她自己的绣工,玉雪姐姐说至少有中上水准。
刚才阿瑶在工房里特意留心看了看绣娘们手头的活计,她心里也有了底,以她的绣工是能胜任的。
刘雷雨听了阿瑶的话,知道阿瑶已经拿了主意,她不方便在劝说。
只是不知怎的,她心里生出一股子酸意来,仿佛是那“玉雪姐姐”硬将阿瑶从她身边给抢走了。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会,阿瑶在前面领路,带着刘雷雨转了几个弯,到了一条小巷子跟前。
“雷雨哥,我说的做杂鱼烩的食肆到了!”
刘雷雨擡头一看,那食肆门外挂的招牌上分明写着“小栗巷食肆”。
小栗巷?
这不是那“玉雪姐姐”的住处嘛!
不用说这什么杂鱼烩,肯定也是“玉雪姐姐”推荐给阿瑶的了!
刘雷雨头一回觉得,阿瑶推荐的吃食,也有不好吃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