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章(2 / 2)

加入书签

而杨启竟然也没事。

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南诏国的“献国侯”。

听听这名字,不知他是每个夜里如何安眠的,将来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颜面面对父老族亲。

虽然杨启不肯跟杨氏说实话,他每日避开杨氏不敢碰面,但从他行事上看,倒并不敢对杨氏有半分怠慢。

哪怕赶路途中条件艰苦,他依然安排了下人将杨氏的衣食住行打理的精心精致。

虽然杨氏早已不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十几年,但哪怕她用最挑剔的眼光来看,也得承认,杨启是用了心的。

这样一来,杨启大约是所图何事,杨氏心里也有了猜测。

她心里早有打算,便每日安安心心的等着。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眼看着临近京城,杨氏慢慢发现,杨启赶路的速度越发急切起来了。

只要不是人疲马倦到了极限,他们根本不会进驿站休息。

杨启甚至舍了好几辆装着粗重行李的马车,只余下一辆他乘坐的马车,一辆杨氏乘坐的马车。

他这次出行带了二十余位手下,到了这时候,这二十余人每人一骑,赶路之时前后左右将两辆马车团团围住,密不透风。

这一日到了傍晚时分,杨启的车队赶到了进京城前的最后一个驿站。

他们日夜兼程赶了两天的路,这会儿却不得不停下来休整一番,等明日再一鼓作气赶往京城去。

杨氏从马车上下来,一路也不多话,径直去了房间里休息。

她身后跟了一个粗壮的丫鬟,那人与其说是杨启安排来“伺候”杨氏的,倒不如说是“监视”。

长途乘坐马车,那滋味确实不大好受,筋骨感觉都要被颠散了架。

杨氏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丫鬟就一声不响的在门边站着。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杨氏突然听见外头闹哄哄了起来。

这驿站因为临近京城,是个挺大的驿站,往来车马络绎不绝。

然而杨启毕竟“身份尊贵”,堂堂侯爷,他一到,就立即命令驿站立即关了门,闲杂人等全都赶了出去,不准打扰侯爷休息。

正好今天驿站里头往来的,也没人官位能高过这位“献国侯”,当即众人敢怒不敢言,只好乖乖腾出了地方。

然而偏偏有这么一辆马车上头,下来两个不起眼的草民,硬是拉住了杨启的手下,胡乱打听起来。

“请问,诸位可是献国侯杨老爷的手下?”

这两人不是旁人,正是刘雷雨和阿瑶。

只见她俩都做男装打扮,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看着像是吃尽了苦头的模样。

这是真的。

要知道,她们俩本就比杨氏晚了一天出门,一路上杨启又是急行军,她俩为了能追上杨启的车队,那真是马不停蹄片刻不敢耽误。

起先两人夜里还能找个地方扎营歇脚,生个火堆煮点热食,后来眼看着越追越跟不上,她俩干脆连休息也顾不上了,两人一个白天一个黑夜,轮流赶着马车,拼了命的往前赶。

好不容易终于在这个驿站外头,让她们追上了杨启的行踪。

刘雷雨拦住了一个腰间挂着长剑的兵士,客客气气的跟他询问。

然而她刚一开口,只见那兵士二话不说,拔起长剑来就横到了刘雷雨的脖子上。

要不是刘雷雨躲得够快,只怕当场她的脑袋就要给割下来了。

“啊!”刘雷雨吓坏了,歇斯底李的惨叫了一声。

她腿彻底吓软了,全靠唯一一丝理智让她没有当场藏身到灵玉空间里。

阿瑶原本跟在刘雷雨身后,她也吓疯了,一把抱住了刘雷雨:“别动,别倒!”

刘雷雨脚下一晃,颈间的长剑立即划破了她的皮肤,幸亏阿瑶及时撑住了她。

她们当时是站在驿站门外,身后来来往往都是被献国侯从驿站里赶出来的人。

阿瑶当机立断,立刻大喊起来:“苍天啊!救命啊,还有没有王法了,问个路就要被杀头是什么道理啊!”

这京城附近,毕竟天子脚下,驿站众人中也有那瞧不起献国侯杨启所作所为的,当即不少人围了上来。

“要杀要剐也得给个说道,哪怕是献国侯也不能这样草菅人命吧!”

“对啊,对啊,这人犯了什么罪就该杀?”

“给个说法!”

……

杨氏先是听见了刘雷雨那一声惨叫,她心里一惊,莫名觉得耳熟。

只见她一个起身便从床上跃起来。

那丫鬟连忙冲过来想拦着杨氏。

杨氏冲她一瞪:“怎么,你家主子说过我连打开窗户看看热闹也不准?”

她径直从丫鬟身前经过,走到窗边,一把推开了窗户。

这一眼往外看去,杨氏当场看见了驿站门外,那被架着剑威胁的人,不是刘雷雨又是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