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章 晴雯大显神通,不惹凡尘的玉,还是惹了(求追订!)(2 / 2)

加入书签

“可是补不了?”

晴雯瞧着赵氏摇头。

“不是补不了,是时间不够,更重要就是选择。”

“时间够的,就只能选一些花的形状来绣,然二爷他是个男人,男人的衣裳,怎可绣花。”

赵氏的眉跟着皱。

“是这个理,那就没有合适的了吗?”

“绣个兽首也行呀!”

晴雯却瞧着赵氏又再次摇头。

单一兽首绣在衣摆一侧,并不好看。

“有没有做这衣服剩下的料子以及丝线?”

“我看我能不能用针线补的瞧不出来。”

“只要瞧不出来,咱们这事便就先糊弄过去了。”

晴雯说着,赵氏赶紧让人去找。

做衣服剩下的料子有,盖因衣服料子的珍贵,才被留了那么一点,等以后了给贾琏做个香囊戴在身上,现在万没想到派上用场了。

晴雯开始认真的将衣服糊了地方裁剪下来,而后用自己手上的针线在衣服来回的穿梭起来,只没一会的功夫,便就先出来了一个大概的模样,晴雯拿给赵氏瞧,赵氏也赶紧接了过来。

手也在补的边缘来回摩擦。

“不愧是喜鹊姑娘呀,这手上的女红功夫就是强!”

晴雯不好意思的朝赵氏笑了笑。

“嬷嬷客气了,算不得什么,只有那么一技之长而已。”

说着的晴雯,便就继续起来,没一会晴雯,便就比着这余下的料子继续修补,一直到半夜修补好,晴雯将修补的痕迹掩在衣摆之处,握在里面,再用线缝合,便就在外面瞧不太出来。

“嬷嬷瞧当下如何?”

晴雯朝赵氏问,赵氏也将晴雯修补好的衣服拿在了手里,撑开瞧。

一直到瞧完,赵氏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不愧是喜鹊姑娘呀,这手里就是好,不仔细看还以为就是新的,没坏呢。”

赵氏朝晴雯说着,有眼力见的晴雯,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更关键当下的她还没去贾宝玉屋里,没被惯坏。

而至于贾宝玉屋里的丫鬟缘何一个个没有好下场,便就是因为贾宝玉的娇惯,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正如红楼里一些婆子们副小姐的评价,一点都不为过,也或许正是因为此,才让她们有了不一样的灵魂。

“嬷嬷谬赞,修补还是能瞧出来,但好在破的窟窿是在下摆,不然只怕就要不好补,绣那么一个和这衣服不搭的花样了。”

晴雯说着,赵氏点头。

“对了,二爷还没给你安排去处吧?”

晴雯脑袋垂着的望着赵氏。

“这还要嬷嬷费心。”

赵氏又再次点头。

“二爷屋里当下正缺手巧的丫头,你的手艺,满府上下都是知道的,这般吧,你就跟着二爷管针线吧,往后二爷的衣物有破的,亦或者需要添置,便就都归你来管!”

晴雯高兴的朝赵氏见礼。

“都听嬷嬷的,只二爷给我取了一个名,名字叫晴雯,意为雨过天晴,心灵手巧的意思,所以嬷嬷.......”

接下来的话,晴雯没再说,赵氏点头的望着晴雯。

“我都晓得了,往后不再称呼你喜鹊了。”

“去吧,会有婆子给你安排住处!”

听完了这,晴雯也终舍的离开。

与此同时,被带去府衙的贾宝玉,被暂留在了衙门内,看守犯人的衙役瞅着贾宝玉,这个才刚八九岁,细皮嫩肉,却脑袋光光的小沙弥模样。

“你是那个庙里的?”

“又是缘何来这城里,带你的师傅呢?”

衙役朝贾宝玉问,经历了一天欺压的贾宝玉哭的不行。

“我不是那操蛋,不属人的和尚,我是被强逼进去的。”

“这么说,你是个逃僧?”

贾宝玉又再次抹泪。

“我不是逃僧,我就不是那沙弥!”

贾宝玉自不会将自己被赶出来的事说出来,不然他还怎么活?

尤其是这些衙役,看似都是正义的,实则内里如何,知道的都清楚,言他一句不当人不为过。

“我是荣府的公子哥,你们可以派人去荣府。”

“荣府一定会有人来接我的!”

贾宝玉朝衙役们说着,衙役们虽对贾宝玉怀疑,但贾宝玉却细皮嫩肉的,根本不想普通人家的孩子。

尤其是这胆量以及口齿,普通人家的孩子可没这能力,恨不能瞧见他们就开始哆嗦。

领头的衙役不再多问,眼睛望向了身边的二三人。

“明儿派人往荣国府一趟,看是不是,如果是,便就好生送过去!”

“如果不是.......”

衙役的眼睛落在贾宝玉身上。

“老规矩办吧!”

衙役说着,一群人明白这老规矩办,是什么意思。

“等等!”

察觉不对劲的贾宝玉朝一群人将口开着。

准备走的一群人转头。

“又有什么事?”

“我一整天没吃饭了,你们给我准备些吃的!”

贾宝玉朝一群人说着,虽然不舍,贾宝玉还是将脖子上的玉取了下来。

“我想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我,我就是那荣国府生来就戴着玉的那个哥儿。”

“当下变成这模样也是被人欺负了。”

“明儿你们带着这玉去找,必有人回你们,再就给我弄点荤腥来!”

贾宝玉朝衙役们吩咐,此刻的他早已褪去贵公子的矜持以及傲娇,加之正国寺的沙弥向来事多,且势利。

贾宝玉便就在里面学的换了一个人,更是知道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明白衙役就这么空手去,根本见不到荣府的人,荣府的人也不会承认,而若有他这玉,便就好办了。

只不知当下家里的情况,再就他母亲,贾宝玉止不住难受以及哭。

几个衙役的眼睛却互相对视着,明白敲一笔的机会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