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贾政签协议,贾琏已出征(求追订!)(2 / 2)

加入书签

贾环朝赵姨娘问,更是在验证自己心里的猜测,赵姨娘却只咬着自己的牙齿不说,贾环的眉微皱,忍不住又再次问,“我和你说话呢,老爷手里有这么些银子,你到底知不知道?”

贾环朝赵姨娘追问着,却是被赵姨娘的手打在了脑袋上。

“问问问,你怎么就这么些问题?”

“你爹有这么些银子,我怎么知道?”

“反倒是你,想偷着摸着多拿些银子怕是不成了!”

听着赵姨娘的话,贾环满脸的懵,什么叫他想偷着摸着多拿些银子,怕是不成了?

贾环在心里想着,赵姨娘却是一副贾环听不懂,恨铁不成钢模样,贾政有钱不对外说,等他死了,可不就是喜欢那个儿子,就多给那个儿子多些?

这点都想不明白,赵姨娘的手又再次朝贾环打来,贾环赶紧开始躲,没一会,关于贾代善家私的事,便就全部被白扯清楚,贾政想不承认也不行,因为贾赦这里有贾代善当年留下的遗言,里面有关于他家私的问题分配,还让贾赦不要同贾政一般见识,更是严明了贾政若一直闹事,便就先将房分了,公中的积蓄全部归贾赦所有,贾政的面色难堪起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时疼自己,爱自己的老父亲,竟然在死时摆了他一道。

“母亲!”

贾政还想找贾母,却是被贾母阴沉的脸,吓的垂下了脑袋。

“老大说的是真的否?”

贾母对贾政质问,贾政不敢答,贾母却是也同他算起了账,这一算不要紧,贾母这十来年的日子,竟也给他补贴了小十万两银子,这般算贾代善留给她的家私,几乎全花在了贾政身上,偏现在就像是打了个水漂,贾母不再管贾政的事,反朝他要起了银子,对此,贾政怎可能给?

要本事贾母就去朝廷哪里告他,然贾母怎可能告贾政?

将他告了这么多年的敷出,不就没了?

再就是贾政若真不在朝堂为官了,谁帮她制衡贾赦?

虽然贾赦当下已不是她能控制的,但能有条后路,便就有条后路。

“二弟签吧!”

贾赦朝贾政说着,贾政则瞧向贾母,贾母根本不搭理他,贾赦的耐性快被贾政耗没,“你要是不签,我就只能去衙门了,届时咱们就对博公堂,好好的算算帐吧!”

贾赦朝贾政说着,一边说还一边将贾政手里的手续抽回,现在轮到贾政急,若是真到对博公堂程度,他的官也就不用当了,随着时间流逝,很快便就到了十月份入秋,贾琏于三月前被安排去了西北,现在正是鞑靼南下打草谷频繁之时,建功立业就在眼前,他想立功就得有机会,现在就是机会。

而下的贾琏,随着鞑靼南下不停对大楚打草谷,战功已从一名从七品的校尉,累积至一名五品守将,期间他大约莫杀了鞑靼八名小头目战将,因都非是厉害人物的原因,只升职了五品守将,独自镇守着一方城池。

“将军,神京又来信了!”

视察边疆的贾琏,听着身边将士的话,接过了送信士兵手里的信,可不等他看,便就有鞑靼之人来犯,这些鞑靼人,都是近几年抢大楚,抢习惯了的。

也不知道这老天是怎么了,近几年的大楚灾难频发,远在漠北的鞑靼族却是水草丰茂,这不由得让贾琏想起明末遇到的小冰河期,难道大楚当下便就处在这时期?

贾琏默默的在心里想,后便就安排士兵开始守城,烧开的热水,掺着金汁不停往下倒着,被烫的鞑靼士兵疼的大叫一声,从梯子上掉下去后,便就有其他人在后面补上,望着源源不断的鞑靼人,随之就是滚石,滚木等物,砸的这些人,聚在城墙根下,不敢往上爬。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贾琏发现他今日这城守的不是一般的吃劲,好似是有什么重要人物带兵在打,远远的鞑靼还在不停的往上补给,望到这的贾琏眉直接皱了起来,令人将狼烟点起。

随着狼烟缓缓升起,坐落于贾琏所守边城西北角的大同城镇最先瞧见,牛奔牛放兄弟俩正是在大同任职,跟在自己老爹身边,“那可是琏弟那边?”

于城上巡逻的牛奔朝牛放问,牛放也在朝那边瞧着,他不敢确定,若真是贾琏那边,恐得调兵,行军近一天才能到。

“速速派小队去查探!”

“出事了,爹!”

牛奔对着人下命令,牛放则快跑着去找牛继宗,牛继宗望着快步跑来的小儿子,忍不住朝他问出什么事了。

听着牛继宗的问,牛放忍不住咽了咽自己的口水,“琏弟镇守的那方城池似乎出事了!”

“现正点着狼烟,大兄他已派人过去查探,爹你快调集城中士兵,往那边支援吧!”

牛放朝牛继宗说着,牛继宗却满脸深沉,“确认是贾琏所镇守的城池?”

牛继宗朝牛放问,牛放却是朝牛继宗摇头,“当下还不能确定,但也差不多!”

“那边可有斥候往这边递消息?”

牛继宗接着朝牛放问,牛放又再次摇头。

“我和哥哥在城池上瞧见,便就马不停蹄来找爹你了,当下还没有斥候来!”

听着牛放的牛继宗的眼神又深了几分,当下正是鞑靼南下打草谷之时,他根本不敢随便将大同这边塞重镇中的兵力调取去贾琏那里,万一只是降攻,大同这边就完了。

“先等斥候消息,我没记错的话,贾琏镇守城池内该有近万人,这般也就能拖一拖!”

牛继宗朝牛放说着,与此的他,已经于大同城镇内征调兵力,并朝虎牢玉门三关发去了调令,同时鞑靼也开始在贾琏的城下叫嚣,“贾琏小儿,你可敢下城与我一战?”

本就对这次攻城持怀疑态度的贾琏,于城墙上往的鞑靼小王子达延汗。

这达延汗也算是个人物,十六岁亲征,趁着大楚二龙争锋时期,励精图治后,先后率大军,将瓦剌,鞑靼,朵颜三卫三大部落收入囊中,被称为草原上的“中兴之主”。

没错他正就是后世明朝最不务正业皇帝之一,朱厚照亲征的那个,而对他,贾琏却是先是翻了一个白眼,史上他就没翻起什么风浪。

五万打三万,迟迟拿不下不说,还被朱厚照带兵将他包了,形势演变成五对五的局势,又被打的落荒而逃。

现在他却是出现在了他城下,贾琏于心中想他这到底是怎么了,抽什么风来他这不出名的小城底下,说起来,他这座城也是鸡肋,既重要又不重要,论重要比不上虎牢玉门函谷三关重要,说不重要,又城内物资丰沛,是许多从西北新疆哈密等地来的番商必集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