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 从今往后便就没有了所谓的荣府宝二爷(求追订!)(1 / 2)

加入书签

“过不去,便就只等再过两年。”

“两年之后必过!”

贾环不敢将话说满,更是在吊贾政保赵姨娘的说着。

对此的贾政,不出所料的上钩了。

他这辈子就想争一个功名,最终功名没有争上,便就只能去争爵位,贾政的目光开始往贾环的身上落,同时的也对贾环往重视上提,本来的他,就只是将贾环当成一个普通子女去养,没给予太多的期望同时,更是没想着他能为自己争什么光,毕竟庶子,前头还有两个嫡出的哥哥挡着。

当下的他,却告诉他,他一年之后,便就能去考童生。

这才上学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反正不到两年,再过一年,也才第三年,然这实际童生试好过,只要将四书五经全部背过,加之夫子教的一些应试之法就能过,难的是后面三关,剩下的许多考一辈子也就只是一个童生。

这瞧贾代儒便就知道,同时的贾政可能不这么认为,因为他这辈子就没将童生考上过,次次去,次次不中,回江南,就好似回成了习惯。

“这是真的,你学里夫子真这样讲?”

贾政亮着一双眼对贾环,神情更是激动的吓人,赵姨娘的危机成功解除,但也代表就这么能过,贾环朝贾政点头,“当然是真的,不是真的,我能同老爷你说?”

贾环对贾政问,同时赵姨娘也开始附和。

“老爷你有所不知,环儿上学这阵不是一般的努力,其学里夫子更是对他多有夸赞,言他是个读书的苗子,未来定能将学考上,只一点就是启蒙的还是略晚了那么一点。”

“若是能再早,说不定又是一个天才。”

赵姨娘得瑟的说着,实际自家人,知道自家的情况,贾环之所以能在那贾政找的二等学堂里出头,多亏了贾琮的帮忙,若无贾琮提点,将学里学的东西,交给贾环。

只怕贾环此刻得比贾琮落后个三四年才能去考童生,这般还不是稳的,因为教育资源的差距。

正如后世拼资源拼学区一样,不同的环境,教出来的学生就不一样,这不是脑袋瓜子聪明程度的差异,而是见识。

你在吭哧吭哧学字母,背音标的时候,一些大城市中产家庭的孩子,或许已经在出国的路上,同一些外国人对答如流,这已经是天差地别的距离,硬要说的话,就有一点可比,那便就是努力程度,除了努力,咱们普通孩子,又能再拼什么?

拼家庭,人家的父母可能是某某大学的硕士博士,乃至教授,再不济也是某某公司的高层,乃至业绩良好的小公司老板,有条件这么供孩子。

咱们呢,咱们说难听的也就顶了天供孩子上个普通辅导班程度,同人家一对一外教轮番程度不能比,一步落步步落,教育资源落差越来越大的程度下,寒门再想出贵子的可能越来越少了。

“你少插嘴!”

贾政还没有忘记刚才赵姨娘的幸灾乐祸,朝赵姨娘瞪一眼后,便就继续瞧着贾环,“我没记错的话,你现在学里尚还在教大学,这样你怎又到了要考童生程度?”

贾政不好忽悠,对贾环更是还有那么一二分的关注,毕竟这个儿子花着他的钱,在上学。

每月的学费还不低,最有百两银子,这已经是他们二房一笔不小的支出,对此的贾环浑身上下都是坦荡,后朝贾政一礼。

“是贾琮.......”

“贾琮同我的关系甚好,加之他又在那一等学府里就学,便就时常会教我些什么。”

“以此的我学业就比学里的一些进度要快,加之那学府内对贾琮的经验传授,间接给我,学里的夫子,便就说我明年可以去尝试考。”

“如果能考上,便就再试试院试,看能不能也将院试过了,过了就不用未来再多回去一趟,省一趟来回的力气,不过就当是给自己增加经验了。”

听到这的贾政微点头,“你有这努力的心思是好的,只别学你这个娘粗鄙。”

“且没什么好心眼。”

贾政的眼睛将赵姨娘剜着。

而这赵姨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贾政一直都知道。

不光知道,还是他一手纵出来的,目的就是给王夫人上眼药的同时,他也实在喜欢,或许正是从赵姨娘身上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才会那么一直的宠,不然就这新人换旧人的情况下,已是两个孩子娘赵姨娘的宠爱,不会一直长久不衰。

对此赵姨娘拉着贾政的胳膊,娇嗔的撒娇。

“我真的知道错了,老爷。”

“您别同我一般见识。”

赵姨娘不停将娇撒着,同时眼神里,却是有着恨意,现在怨她了,晚上搂她高乐时怎不这样说?

那时的他可是承诺了,言王夫人一死,这正妻的位置,就是她的,现在怎不这样说?

虚伪~

赵姨娘在心里对贾政骂着,嘴上却是挂油瓶的问贾政今夜可要留在她这吃。

对此的贾政没有拒绝答应了。

贾政留在了赵姨娘的屋内,伴随着赵姨娘屋里的声音,传进王夫人的屋里,被圈禁的王夫人,咬碎了一口的银牙,同时手里的帕子快被她扯烂。

除了此,便就是眼神,王夫人的眼神中满是恨意。

“就知道勾引人的贱蹄子,当下我被关了,倒是乐了她了,都敢在我面前同老爷他闹成这样,真当我是死的,不怕臊的慌!”

王夫人不停的骂着,周瑞家的在一边就只默默的听,因为她也说不得什么,只因为贾政愿意在哪里,就在哪里,更何况也没什么过分地方,就只说话的声音大了点。

“别闹了,太太,咱们也赶紧吃了睡下吧。”

“哪边愿意这样闹,就让她闹,只等太太您出去,便就是她的死路,再就是二爷那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