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公益事业的影响(1 / 2)
初春的阳光透过“暖阳基金”希望小学的玻璃窗,照在孩子们齐声朗读的课本上。林悦坐在教室后排,看着讲台上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她叫晓雯,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母校任教。
“林奶奶,您看我们新盖的图书馆!”下课铃一响,校长就拉着林悦往教学楼后面走。那座崭新的图书馆外墙画满了孩子们的涂鸦,里面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角落里还设有几个阅读角,铺着柔软的地毯和靠垫。“上周刚投入使用,孩子们现在下课就往这儿钻。”
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十年前学校刚建成时的样子——土黄色的平房,漏雨的屋顶,孩子们用的是破旧的课桌椅。林悦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寒风里用冻裂的手写字,作业本是用别人用过的废纸反面订成的。
“那个叫小花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林悦忽然问。当年就是因为看到小花的作业本,她才下定决心,要让每个山区孩子都能用上崭新的课本和文具。
校长笑着指向窗外:“您看操场上那个带队跑步的体育老师,就是她!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说要回来教孩子们打球,让他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锻炼身体。”
林悦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个穿着运动服的年轻姑娘正带着孩子们做热身运动,笑容灿烂得像朵向日葵。阳光洒在孩子们奔跑的身影上,扬起的尘土都仿佛带着金色的光芒。
离开学校,林悦驱车前往“共生社区”的养老公寓。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欢快的歌声。原来是社区里的老人们在排练合唱,领唱的是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林丫头来啦!”看到林悦,老人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这位奶奶拉着她看新织的毛衣,那位爷爷要给她展示刚学会的书法。公寓的走廊里挂满了老人们的作品,有绘画、书法、手工艺品,每个角落都透着家的温馨。
“上周基金会送来的智能护理床太好用了。”护理员小王笑着说,“张爷爷的腿不方便,现在在床上就能自动翻身、按摩,他说比儿女照顾得还周到。”
林悦走到窗边,看着社区里的小菜园。几位身体硬朗的老人正在种菜,旁边的特殊儿童学校里,老师正带着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这正是“共生社区”的理念——让老人、孩子、特殊群体和谐共处,相互陪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