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6章 回馈社会,助力发展(2 / 2)

加入书签

他低头看那被踩乱的格子,没吭声。

老陶叔走过来,拿起尺子量了量被破坏的间距,皱眉:“差了两寸,根要抢养分。”

我当众宣布:“从今天起,共耕田设田监。老陶叔负责巡查,林婶记日志。每天谁来干活、干了多久、有没有违规,都记下来。收成按工分算,不按地头算。”

老陶叔点头,接过尺子,往田边一站。

林婶从篮子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第一页,写了日期。

下午收工前,共耕田的第一轮松土完成。彩格整齐,水沟笔直。我站在田头,看着这片重新活过来的地,对围在旁边的十几户人家说:“共耕田不是我一个人的地,是咱们村的试验田。成,大家一起富;败,我补种补肥。”

有人问:“那你图啥?”

我望向远处那片金黄的试验田,灌溉器正喷出细雾,稻穗低垂。

“图有一天,咱们村的名字,能写进农官的奏报里——不是灾情,是丰年。”

人群静了静。

林婶忽然开口:“我家那两分地,下季也走这法子。”

王家男人没说话,弯腰捡起自己刚才扔在地上的红绳,折了折,塞进怀里。

第五天,天刚亮,我正检查灌溉器的接口,承安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张纸。

“娘!你看!”

是赵财家的雇工送来的。纸上只有一行字:“南坡三分地,入共耕田,种子照发。”

我没说话,把纸贴在了报名板的最上头。

当天上午,又有四户人家来报名。种子发完,我又消耗20点能量值,复制了十五斤。系统提示:“初级共享额度已达上限,明日可恢复。”

傍晚,我家院里开了田头会。

顾柏舟搬出竹凳,一排排摆好。雅柔端着茶壶,挨个给大人倒水。她走到老陶叔面前,踮脚递茶,小声说:“爷爷,明天我还来记天气。”

老陶叔笑着点头。

我站在院中,说:“从明天起,共耕田每日辰时开工,酉时收工。中午管一顿饭,米从共耕粮里出。工分记满三十,可换一斤灵泉种。”

林婶问:“要是有人中途退出呢?”

“地归还,工分清零。”我说,“但种过的部分,收成照算。”

没人再问。

散会后,顾柏舟收拾竹凳,我送林婶出门。走到院门口,她忽然停下。

“云悦。”她说,“你知道赵财为啥送米?”

我摇头。

“他儿子昨儿吃了你家米,半夜醒了,说梦里在吃白面馍。”她顿了顿,“三十年没听过这话了。”

我愣住。

她拍拍我的手:“人不是铁打的,心也不是石头。你这法子,治的是地,救的是命。”

我送她走远,回身看见顾柏舟站在院中,手里拿着那个空米袋。

他把它挂在了院墙的钉子上。

风吹过来,袋子轻轻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