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6章 社会关注,提升地位(1 / 2)

加入书签

晨光刚透进议事厅,我已站在桌前核对清单。第一批五百盒七彩玫瑰茶昨夜封箱完毕,此刻正整齐码在角落,每只礼盒侧面都刻着我亲手印下的溯源码。林婶带着几个村妇坐在长凳上,低头用木模压印玫瑰影纹,动作轻而稳。

“防潮测试过了吗?”我问陈砚。

他掀开一盒盖子,取出内膜检查。“密封完好,昨夜泡在水盆里两个时辰,一点没渗。”

我点头,将三盒样品包好。“送去李商人铺子,今日午时前必须摆上柜台。”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马蹄声。一个穿青布短衫的男人翻身下马,手中捧着一封红笺。他直奔厅内,朗声道:“王大人亲笔贺笺,特来相赠!”

众人停下手里的活,抬头望着他。那信使展开纸页,当众念道:“云氏悦农,惠泽乡里,堪为女农之范。特此致贺,以彰其德。”

厅内一时静了下来。林婶手里的印模停在半空,张嫂捏着布巾的手微微发紧。顾柏舟站起身,接过那封贺笺,仔细看了一遍,嘴角慢慢扬起。

“王大人认得你名字。”他说。

我没应声,只觉胸口有些发沉。这不是第一次被人看见,却是第一次被官府正经记下。我抬眼看向窗外,阳光洒在院中石磨上,映出一道清晰的影子。

“匾额随后就到。”信使又道,“题字‘耕艺双馨’,暂悬何处?”

“先挂在议事厅外。”我说,“不是我一人之功。”

他点头记下,转身离去。马蹄声远去后,厅内才重新有了动静。

“这下可真出名了。”林婶低声说,“镇上学堂的先生今早还说,女子主事不合规矩。”

“那就请他来尝茶。”我打开系统记录册,翻到种植全程图录那页,“把播种、施肥、采摘的日子都抄一份,再配上几张晒花的照片。”

张嫂立刻起身:“我去泡一壶新茶,用昨天那批干花。”

不到半个时辰,教书先生带着两名乡绅进了村。他们站在议事厅门口,神色冷淡。我请他们入座,不说话,只将图录一页页摊开,摆在桌上。

“这是灵泉稻的轮作记录,这是玫瑰田的滴灌周期,这是烘干温度曲线。”我指着每一张纸,“您若不信,可随我去田里看。”

乡绅翻着图录,眉头渐渐松开。张嫂端上茶盏,琥珀色的汤水在粗瓷碗里微微晃动。一人轻啜一口,眼睛一亮。

“香而不腻,回甘持久。”他说,“这茶,确实不同。”

教书先生仍板着脸:“可你一介农妇,如何统领这般事务?”

“粮能养命,花也能疗心。”我放下册子,看着他,“种田靠的是手,不是身份。谁用心,谁就能收成。”

他没再说话,只低头又喝了一口茶。

日头升到正中时,镇上传来童谣声。几个孩子在街巷跑着,嘴里唱着:“云家娘子种玫瑰,一盒一码查得清,王大人亲笔写贺信,耕艺双馨天下闻。”

林婶听着笑了:“这词编得快,比我们编竹篮还利索。”

我正要回应,李商人伙计急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一张单子。“府城八家铺子要提前下单,三千盒加急,十日内交货。”

顾柏舟立刻翻开排产表。“现在加工组三班倒,最多撑一千五百盒。烘干机已经连轴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