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 市场拓展,再创新高2(1 / 2)

加入书签

显示屏上的警告还未完全消散,那行字仍悬在半空,像一根绷紧的弦。我盯着“外部节点”四个字,手指已经划开系统后台,调出访问记录。日志滚动得极快,但来源地址被层层伪装,最终指向一个陌生商号——青禾堂,注册地在临溪郡,从未与我们有过往来。

我点了屏蔽,启动田园守护协议。一层淡金色光膜从系统内升起,将整个数据流包裹住,核心模块自动加密。做完这些,我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顾柏舟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刚送来的干柴,眉头皱得很紧。“又出事了?”

“有人想看我们的底细。”我把界面收起,声音压低,“不过现在门关上了。”

他把柴靠墙放好,走近几步:“是不是……跟上次仿品的事有关?”

我摇头:“还不确定。但既然敢伸手,说明有人盯上我们了。”顿了顿,我又说,“与其等着他们抄我们的路,不如我们先走出去。”

他一愣:“你要往外扩?”

“就现在。”我说,“系统稳了,流程顺了,人也带出来了。再缩在这一亩三分地,不是办法。”

他没立刻接话,目光扫过棚子里新装的木制屏显,看着上面跳动的工序进度。良久才问:“往哪儿走?”

我打开系统地图,指尖在三处点了一下。青阳、临溪、归禾。三个郡呈扇形分布在我们南面,水路通达,市集兴旺,唯独缺高品稻米和特色花茶。

“不铺大摊子,先试三城。”我说,“每地三车货,主打灵泉水稻配七彩玫瑰茶。礼盒装,标号追溯,让人一喝就知道不是普通货。”

顾柏舟蹲下身,捡起地上一张废弃的标签纸,翻来去看。“运费你算过没有?来回加上损耗,一趟就得亏十几文。”

“李商人能走水运专线。”我说,“他有熟船队,走漕道比陆路便宜一半。而且——”我指了指屏幕,“我们现在能控品质、能查源头,别人仿不了细节。只要第一批客人认这个味,回头客自然来。”

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那你得把账目盯死,别被人钻了空子。”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蹄声。一辆青布篷车停在加工棚外,李商人掀帘下来,掸了掸袖口的灰。

“听说你这儿出了点动静?”他直奔主题,脸色有些凝重,“我刚收到风,邻郡有人打听你们的出货量,还问有没有分销路子。”

我迎上去:“所以更要抢一步。等他们摸清门道,我们就晚了。”

他抬眼看向棚内,目光落在那块发光的木屏上。“这玩意儿……真能把每袋米都管住?”

“不信你试试。”我叫来周大林,让他调出昨日一批货的全流程记录。从分拣到封包,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时间戳、温湿度变化,全都列得清清楚楚。

李商人凑近看了半晌,忽然笑了:“难怪你不怕人仿。这不是卖米,是卖‘准头’。”

“正是。”我说,“我现在要做的,不是多卖几车货,是要让‘悦田记’这三个字,在外头立得住。”

他沉吟片刻:“可新政风向不明,万一哪天卡住跨郡流通……”

“不会那么快。”我打断他,“而且我们不签总代,只做试点。五城联动,销不完的货原路退回,损失由我承担七成,你只需负责铺货和反馈。”

他猛地抬头:“你说真的?”

“合同我都拟好了。”我从案上抽出一张纸递过去,“销售分成按实际回款算,退换流程写得明明白白。你不用垫本金,只出力跑线。”

他接过纸,一行行看下去,手指在“责任划分”那一栏停了很久。最后抬头问我:“第一批什么时候能发?”

“三日内。”我说,“标签正在打,包装组今晚加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