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品牌建设,深入人心(2 / 2)
有人质疑:“万一你们自己改数据呢?”
“改不了。”我当众撕下一张标签,扔进水盆里。等捞出来,字迹模糊,可拿镜子一照,数据还在。
“系统自动存档,删改留痕。”我说,“您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去城南田里挖一株水稻,我当场调出它从种子到今天的全部记录。”
没人真去挖,但几个人默默记下了商队名字。
快到中午时,两个小粮坊的掌柜走过来,问能不能代理。我拿出合同草案,写明供货价、退换规则、品牌使用范围。
签完字,其中一人笑着说:“以前都说农户没规矩,你们倒比我们还像做生意的。”
傍晚收摊,订单多了六笔,全是区域代理意向。
回家路上,李商人骑马并行,语气难得轻松:“有点样子了。”
“这才开始。”我看向远处村落的灯火,“光有人知道不行,还得让他们记住。”
三天后,品鉴会办在自家晒场。十几位老客户来了,有王掌柜,也有镇上新开的茶楼老板。
我没请他们在屋里坐,直接带去了田里。
“看这片稻,叶子厚实,颜色青中带金,是灵泉养的。”我蹲下抓了把土,“闻闻,是不是带着甜味?再看这水沟,清到底,没浮渣。”
有人掏出随身小刀划开稻秆,汁液清亮。
回到晒场,饭菜已经摆上。主菜是灵泉糯米饭蒸鸡,米粒晶莹,鸡肉浸透谷香。玫瑰茶换了新配方,入口先微涩,后回甘,有人连喝了三杯。
席间,王掌柜举起杯:“我做粮油十几年,头回见种地的办品鉴会。以前买米,靠眼看手捏鼻子闻,现在嘛——”他笑着指了指桌上那袋米,“我得看编号了。”
笑声里,好几个人主动说,愿意在自家铺子里挂咱们的招牌。
夜里,人都走了,我坐在案前整理反馈。顾柏舟端来一碗热汤,放在我手边。
“今天走了十里路,该歇了。”
“刚起步,不能松。”我翻到一页写着“怎么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停住。
窗外月光斜照进来,落在桌上的设计图上。稻穗环着玫瑰,中间三个字终于定了下来:悦耕记。
周大林在外屋核对下周参展物料,李商人坐在矮凳上写代理细则,两人低声商量运输路线。
我打开系统,在“营销辅助模块”停留片刻。页面跳出几个选项:用户画像分析、传播路径模拟、口碑扩散预测……
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迟迟没按。
这时,顾承安跑进来,举着一片干枯的玫瑰花瓣。
“娘,这个能做成印章吗?我想盖在包装上!”
我接过花瓣,薄而脆,脉络清晰。
抬头看向油灯,火苗正稳稳烧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