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传播难题,创新解决(2 / 2)
顾柏舟最先反应过来:“我能拍田里的事。早上浇水,中午看苗,晚上守夜,都行。”
“我就拍加工棚。”我说,“怎么挑米,怎么封包,怎么贴标签。让买家知道,每一袋米,都是怎么来的。”
李商人还是犹豫:“可……谁看这个?老百姓忙了一天,回家还看农户干活?”
“不是让他们看干活。”我拿起那片花瓣,“是让他们看这片叶子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转向顾承安,“比如,你来说说,这朵花,是怎么从一颗小种子,变成现在这样的?”
他歪着头想了想:“先是土里冒个小芽,然后长叶子,再后来,杆子越来越高,有一天突然——砰!开花了!”
我们都笑了。
“那就用他的声音配。”我说,“孩子说话,最真。”
周大林挠头:“可这……能传出去吗?咱们自己拍了,往哪儿放?”
“先放集散点。”我说,“每辆货车上挂个铜板放映器,客人来了,随手一照,画面就出来了。再让李商人的铺子门口摆一台,吃饭喝茶的人,顺眼就能瞧见。”
李商人慢慢点头:“这倒不费人力,也不占地方……试试也行。”
“不止是试。”我把花瓣夹进笔记本里,“我们要让‘悦耕记’三个字,配上这片花瓣的影子。以后谁看到这个图案,就知道是我们家的东西。”
顾柏舟忽然说:“后山那块荒地,我前两天翻了翻,土还松着。要是拍播种,明天就能开拍。”
“明早就去。”我翻开系统,关闭了“口碑扩散预测”的页面,“不用它算,我们自己走一遍。”
周大林站起来:“那我这就去收拾旧布幡,改成背景布。白底,绣一朵玫瑰。”
“不要绣。”我说,“就印——用这瓣花做模子,蘸墨压上去,一个样,但每个都有点不一样,像真的。”
李商人临走前回头问:“那片子叫啥名?”
我想了想。
“就叫《一片花瓣的旅程》。”
夜深了,人都走了。
我坐在灯下,拿出纸笔,开始画分镜草图。第一幕:泥土裂开,嫩芽钻出;第二幕:叶片舒展,露珠滑落;第三幕:花苞鼓起,风轻轻吹。
画到第四幕,我停住。
该有个结尾。
不是花开满园,也不是丰收入仓。
我轻轻在纸上画了一只小手,捏着这片干枯的花瓣,缓缓按在包装袋上。
墨迹晕开,花瓣的形状留在了纸上。
窗外风停了,月光照在试验田上,新播的种子还没出土,土面平整安静。
我拿起笔,在“悦耕记”旁边,描了一朵简笔玫瑰。花瓣不对称,线条有些抖,但清晰可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