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商机再现,把握时机(1 / 2)
晨光刚爬上屋檐,我正站在冷藏室门口核对昨夜入库的封装盒数量。冷气从门缝里渗出来,在脚边打了个旋。李商人来得比往常早,手里攥着三张盖了印鉴的纸,眉头皱得很紧。
“醉春楼要订五十份香辣脆瓜条,瑞丰商行点名要脱水菜粒做干粮配料,还有王大人府上的采买管事,说想试试即食拌菜。”他把纸递过来,“都不是初级品,要的是深加工。”
我没有立刻接。手指在冷藏架边缘轻轻敲了一下,目光扫过那一排排贴着标签的盒子。昨天才刚跑通清洗分拣线,今天就有人要成品半成品,这速度比我预想的快。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能做?”我问。
“你当那些酒楼大厨是瞎的?”他扯了下嘴角,“前天送过去的青瓜切片,人家一口就尝出没药味、没土腥,追问是不是用了什么特别工艺。我把‘全程可溯’四个字亮出来,他们当场就要溯源卡。”
我低头看那几张订单。金额不算惊人,但利润空间翻了两倍不止。更关键的是,这些客户要的是稳定供应——不是一筐两筐地试水,而是按月起订。
转身进了厂房,我掏出系统界面,指尖滑动调出“特殊任务”模块。一行新提示跳了出来:【有机产业链延伸】任务已激活。三项子目标清晰列着——开发三种以上深加工产品、建立独立加工单元、实现单品毛利率超60%。完成奖励栏里,高级真空低温烘干机的使用权闪着微光。
“能量值够吗?”我在心里默算。上个月靠优质灵泉水稻和七彩玫瑰卖出了好价钱,积攒的能量值还没动用。如果先解锁腌制与风干流程,再小规模试产,风险可控。
顾柏舟这时候扛着一捆竹筐进来,听见动静停在门口。“又要扩?”他声音不高,但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上次建厂已经投了家里大半积蓄,眼下又要往未知的环节砸钱。
“不只是扩。”我把屏幕转向他,“是换道。”
他走近几步,盯着任务列表看了片刻,又抬头看我。“你说能成,我就信。但得有个数——多久能回本?”
“三个月。”我说,“先做三款主打产品试水。香辣脆瓜条用现有辣椒和青瓜就能投产,玫瑰蜜渍番茄消耗次果,五谷混合菜丁能把边角料利用起来。只要生产线搭起来,后续迭代有系统支持。”
李商人插话:“你真打算在这块空地上起车间?”他指了指厂房北侧那片平整好的地。原本规划是留作备用仓储区,现在却被我画上了轻钢结构草图。
“等不起。”我把草图铺在洗菜台面上,用几块石子压住边角,“初级加工只是门槛,别人明天就能仿。但我们要是能把腌、干、配三个环节都吃下来,别人追就得重新学。”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知道镇西老陈家上个月倒了多少缸酱菜?整整十七缸,全发霉了。就因为控温不准,发酵过了头。”
我点头:“所以要用系统给的恒温发酵模型。我已经查过,《果蔬深加工工艺手册》里有适配本地气候的六套方案,激活只要一百能量值。”
“那你打算怎么建?”他蹲下身,手指沿着图纸边缘划了一圈,“工期多长?材料从哪来?万一试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呢?”
“先搭临时厂房,钢架加防潮板,十天能立起来。设备不买新的,从系统租用试验级烘干机和真空浸渍罐,按天计费。试产前三批货免费送给醉春楼和两家官宦膳房,换口碑。”我顿了顿,“至于销路——你带瑞丰的人来验过这批封装菜,你觉得他们会拒绝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吗?”
他没马上回答,而是站起来走到分拣台前,拿起一个残留泥点的黄瓜看了会儿,又放回去。
“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开始做深加工,你就不再是种菜的农妇了?”他回头看着我,“你是厂主,是供货方,是定规矩的人。有人会盯上你这块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