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章 太空种植,初显成效(1 / 2)

加入书签

清晨,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实验基地,开启这至关重要的第一轮测试。

我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滑过屏幕,确认所有设备都已启动完毕。

“准备好了吗?”我转头看向身旁的林婶和顾柏舟。

他们点头,眼神里透着紧张与期待。

按下启动按钮后,模拟舱按预期开始运作。整个实验基地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安静中带着一丝跃动的生机。

第一批种子已经放进种植箱,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播种阶段。

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恒温恒湿种植箱”的设置项。太空环境不同于地面,气压、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尤其是种子发芽这一步,稍有差池就可能全盘皆输。

“云娘,气压又波动了!”林婶盯着监控屏,语气急促。

我看向数据栏,果然,种植箱内的压力值正在缓慢上升,已经超出了安全范围。

“别慌。”我快速调整参数,将环境设定为最适宜种子发芽的状态,“再观察几分钟。”

我们几人轮流围在屏幕前,每隔两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系统运行数据的变化并进行检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压力值稳定了下来,温度也恢复到预设数值。

“成了。”我松了口气,嘴角微微扬起。

但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顾柏舟主动承担了夜班的任务,说他年轻时守田也没少熬夜,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孩子们也被安排去帮忙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承安抱着笔记本跑来跑去,嘴里还念叨着:“我在写科学日志!”

雅柔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时不时提醒我们注意时间。

整个实验基地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不是紧张,而是充满希望的专注。

到了第二天清晨,我们迎来了第一次远程浇水尝试。

我站在控制台前,调出灌溉系统的界面,点击启动按钮。

水珠从喷嘴中喷出后,由于失重环境在半空中悬浮,无法正常渗透土壤,导致水分分布不均。

“……”我皱眉思索片刻,立刻调用系统中的“微滴精准灌溉器”。

随着新设备接入,水流被分解成极细微的颗粒,均匀地洒落在种植箱内。我迅速调整种植箱角度,让水滴自然吸附于根系区域。

“成功了!”林婶惊喜地看着屏幕上反馈的数据。

我点点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系统突然发出一声警报。

“图像传输中断……三分钟?”

我立刻起身查看,发现原本实时传回的作物影像忽然模糊起来,紧接着完全黑屏。

“重启通讯模块。”我一边说着,一边快速输入指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