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审配,你还敢面北而死吗(1 / 2)
绕过营寨西侧,追击高干的邓博见到营寨起了大火,根本就没有去救火的打算,因为现在的杨平富得流油,就陈宫营寨里储存的那点粮草,邓博根本就没看在眼里。
他率着600军士,以最快的速度踏着烂泥,绕过了这个边长一里多的营寨。
就看到2里外,一支毫无队形的军队正踏着烂泥争先向前挪动,而且挪动的速度很慢。
不多时,挪动的军队,竟然踟蹰不前了。
邓博率领600名步兵,距离前方那只垂头丧气的败兵不足一里地的时候,这群3000多人的败兵再也坚持不住,开始在烂泥地里四散奔逃。
等这群败兵闪开前方的青纱帐,邓博才看到前方有一支500余人的骑兵。
这支骑兵所骑乘的战马都十分高大,正是杨平组建的2支重甲骑兵团。
因为重甲骑兵是人马俱装,普通的战马根本就驮不动。杨平从军中六、七千匹战马中精挑细选,才选出的500来匹,组建了2个120人的重甲骑兵团。
此次战斗因为是在烂泥地里进行,所以2支重甲骑兵团人马都卸了重装,而是穿上了轻便的马铠。
240名重骑兵带着240名见习骑兵轻装前进,从临颖城东边的浮桥出发,到陈宫的营地也不到40里。
对于这些耐力极其强悍的高头大马来说,即便是踏着烂泥也是轻松之至。
这支骑兵也就比快马奔逃的高干、审配二人,晚了半个多小时赶到,陈宫营地北边四五里地待命。
因为杨平太宝贝自己这重甲骑兵,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
“你们的任务就是看住陈宫的大营。如果敌军有小部溃逃,你们可以去抓俘虏;
但是如果碰到敌军的大部队,不允许你们进行冲锋,只做骚扰性拦截便可。”
重甲骑兵团的2位团长狄城、童猛,这两个雄壮至极的壮汉基本上是一根筋,杨平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执行。
所以带着3000溃兵逃跑的高干、审配二人绕过一道青纱帐,便见到了列阵整齐的500骑兵。
这500骑兵也没对他们发动攻击,就这么静静地,在他们前方200多步列出严密的骑兵阵型。
所有骑兵手上不是拎着弓箭,就是举着弩。
如果高干带领的是3000战兵,他还有胆子在烂泥地里向这支骑兵发起攻击。
可关键是,他现在带的是3000辅兵,除了军官,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甲胄,而且是兵败之下,仓皇北逃,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士气。
他哪里还有发起进攻的勇气,只是勒住战马,呵斥着手下军官迅速组成阵型,准备防备骑兵的冲击。
这就是邓博看到这支队伍踌躇不前的原因。
至于溃散的原因,那就很简单:狄城、童猛见高干开始组织身后的部队列阵迎敌,这两人略微商议一下,便决定按照杨平在他们出发前的要求:不与大股敌军作战,只进行迟滞、骚扰性攻击便可。
于是,两人各带一支骑兵部队向左右分开,准备去骚扰高干所部的侧翼。
谁知,高干这支没有任何士气的溃兵一看骑兵列开两翼,缓缓催动战马,还以为是要攻击他们,瞬间就骚动了起来。
随着邓博率领600水军陆战队从后边缓缓压上,后排的士兵们见到自己的后路也被断了,瞬间就崩溃了。
有胆大的仓皇往两侧逃窜,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在烂泥地里。
高干与审配骑在战马上回头一看,就是乱糟糟的队伍。
高干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审配也强不到哪里去。
看着己方仓皇逃窜的士兵,再看着前方分数队列缓缓压近的骑兵部队,审配向高干建议道:
“将军,兵败如山倒,投降吧。吾听闻曹操之子曹昂,战后被俘,那杨平也以礼待之。”
剩下的话审配没说,但高干明白:自己这个袁绍的外甥,身份地位怎么着也不比曹昂差,自己投降了,绝对也死不了。
想通这一茬,高干倒也光棍,直接翻身下马,解下佩剑,就这么站在战马前面……
一个多时辰后,临颖县衙内,时隔3个多月,杨平又以主人的姿态坐到了大堂之内。
从许县而来的何仪、张绣、刘处,以及杨平身旁的军师鲁肃、杨虎等人齐聚一堂。
倒是在堂外,五花大绑地捆着2个穿着精良铠甲的人。
对,这就是高干和审配。
(三国时代的文人上阵打仗,谁会傻乎乎地穿着锦袍?那都是穿着铠甲的。他们不傻,会顾及自己的小命。)
站在堂外的高干和审配,就听堂中传出一阵阵融洽的问好声,以及相互吹嘘的声音。
某一刻,从堂后走出一名身着明黄色军礼服的俊秀少年,堂中嘈杂的声音立马为之一顿。
众人纷纷站好队形,对着那少年行礼说道:“我等参见都督。”
杨平认真地还了一礼:“众位免礼,请坐。”
然后,高干和审配就听到堂中一名20多岁的英武青年朗声说道:“诸位将军,此次河北之战,我军取得了全胜。
到目前为止,经粗略统计,此战,我军阵亡及失踪者不过300之数。
在颍河北岸部署的高干、鞠义、陈宫三部,2万7千余人,无一人逃脱,斩杀2000有余,俘虏2万5千余人。”
鲁肃汇报完之后,杨平带头鼓掌。堂中诸将也是激动地拍了巴掌——这仗赢的真漂亮!
自古以来作战能够击败敌军,这不难;难的是如何全歼敌军,不使其一人漏网。
即便是当年的长平之战,还有数千赵军逃脱了白起的包围圈呢。
杨平打这一仗规模上虽然无法和长平之战相提并论,但欲论歼敌比例,那确实是前无古人了。
热烈的掌声结束后,鲁肃又对着堂中诸将说道:“敌方三员主将,鞠义被我军勇士姜牛儿一枪钉死于烂泥之中;
陈宫兵败后自焚于粮仓之中;
高干与其监军审配见无力逃脱,主动下马受降。”
鲁肃说完,众人纷纷扭头看向堂外。
高干和审配皆是羞愧难当——啥都得靠衬托,相对于鞠义和陈宫的死法,他们两人的行为太丢人了。
只听杨平朗声说道:“将高干、审配二人押到城南大营,稍后,本都督会给他们一个体面的死法。”
高干一听,再也忍不住地对着堂内喝问道:“杨都督,我等既下马受降,为何还要杀我等?
我乃右将军(袁绍)之外甥,汝可遣使于河北,我阿舅必定以重金相赎。”
却见杨平起身走到堂外,冷漠地对高干说道:“高干,我若将你斩首,你阿舅会不会倾河北之兵来攻本都督呢?”
高干眼中露出一抹诧异,如看疯子一样看着杨平说道:“你疯了吗?我阿舅拥兵数十万,汝与我阿舅交好,反要激怒他率兵来攻?!”
就连高干旁边的审配,都不懂杨平这是什么操作?
只听杨平淡淡地说道:“若你阿舅不率兵来攻,本都督还要提兵北上,却是浪费时间。”
高干听闻哈哈大笑:“果然是妖人!杨平,尔自以为行夜间偷袭之无耻计策,能败我等,就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以为就凭尔等手下这几万兵将,能抵挡得住我阿舅数十万大军!”
“唉,这孩子呀。你舅舅又不是长平侯(卫青)。”杨平叹息了一声,挥挥手。
亲卫押着激动的高干、平静的审配,向城南的大营走去。
杨平则带着众军官回到了堂内,继续安置战后事宜。
直到正午安,排完善后事宜,几人在临颍县衙内一起吃了顿午餐,这才来到了高干部署在颍河断桥之处的大营。
此时的大营内,聚集了上万的俘虏,以及一万多的护民军士兵。
鲜艳的护民大旗之下,杨平巍然挺立。
战鼓敲响,杨平也没有废话,对着身旁的鲁肃挥了挥手。
鲁肃大喝一声:“将高干、审配二人带上来!”
六月雨后的烈日,那真不是闹着玩的。在烈日下晒了一个多小时的高干、审配二人,此时已经没任何脾气了。
见了杨平,高干即刻跪地求饶:“杨都督,饶我性命!吾回去后,定当劝说阿舅不与杨都督为敌。”
却见傲然挺立的审配扭头对着高干怒喝道:“将军,这杨平就是要杀了我等,激怒右将军率部过黄河。
大丈夫死则死矣,如何能向妖人低头?”
此时的审配,也想通了杨平为什么非要杀高干了。在他的想法中,杨平肯定是想一统天下,而目前天下诸侯实力最强者为袁绍。
袁绍的势力主要在黄河以北。如果杨平率兵去攻袁绍,首先得渡过黄河,后勤保障也就不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