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果决的曹昂(2 / 2)
戏志才略微一思考,便知曹昂这个策略管用,于是对着曹昂躬身行礼:\"戏志才见过主公。
请主公即刻快马回鄄城做出安排,带领我等家眷老小返回大河北岸以做坚守。\"
曹昂扶起戏志才,戏志才继续说道:
\"今日乃月圆之夜,公子走后,某便叫起城中千余士卒,以及数千民夫,挑其精壮者再组一支千人运输队,两千人马连夜向东北方而去,
在泗水河旁曲阜县等候毛玠、史涣二人率军抵达。
随后我等便借道青州,在平原县渡过黄河,在北岸坚守。
主公回到鄄城后,当派出使者快马向河北邺城的袁绍,说明徐州战况,
请他立即迎奉天子,号召天下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共同起兵,对抗杨平的太平民团。
暂以大河为守,方有一线生机。\"
听完戏志才的言说计策,曹昂对着戏志才深深一躬,随后就走出大堂。
早有曹休、曹洪二人,已经将曹昂准备的那几套简易的双边马凳,套到了定陶城的战马上。
三人跨上战马,曹昂扭头又对着戏志才行了一礼,大声说道:\"先生保重!\"
马鞭往马屁股上一抽,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县衙。
一路星夜疾驰一百多里地,在六月十六日上午八九点钟,曹昂三人终于赶回到了鄄城。
回到鄄城以后,曹昂没有先回刺史府,而是带着曹休、曹洪二人来到了城墙上,找到了负责镇守鄄城的夏侯霸。
此时的夏侯霸刚好十七岁,作为曹氏集团新生一代的翘楚,和曹休一样,都是曹操倚重的后辈。
夏侯霸见到曹昂、曹洪以后十分惊讶,但也即刻向曹昂行礼:\"公子,您回来了。\"
曹昂此时可没功夫给自己这位堂弟,繁文缛节地细细讲说,就直接拉起夏侯霸问道:\"阿弟,现在鄄城还有多少守军?\"
夏侯霸被曹昂问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仍然条件反射地说道:\"禀报公子,城墙上有两个校尉部五百人,刺史府内还有三百亲卫。
另外,主公在城南建立的一个兵工做坊,包括工匠、守卫共有五百余人。\"
曹昂问道:\"阿弟可能控制住这些护卫?\"
夏侯霸有些莫名其妙,以为曹昂要夺权——但在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哥哥面前,即便是曹昂要夺权,自己也要坚定支持。
夏侯霸坚定地说道:\"公子放心,城墙上这两个校尉部一千人,我肯定能控制得住,不过刺史府内的亲卫,我就控制不住了。\"
听夏侯霸这么一说,曹昂知道他是误会了,于是对着曹洪使了个眼色。
曹洪以长辈的口吻说道:\"霸儿,孟德战死在彭城,现在情势危急。
子修要带我等退回大河以北坚守,所以问你能否控制住鄄城,乃是为了护卫我等家人北上也。\"
曹洪这么一说,夏侯霸就明白了——曹操死了!
曹操虽然对外人残暴至极,但对他们这些子侄辈来说,那是一个威严慈爱的长辈。
夏侯霸瞬间红了眼圈,对着曹昂行礼说道:\"请公子放心,鄄城内的军兵,我等均能控制。\"
曹昂上前,握着夏侯霸的手,又拉过曹休,说道:\"二位阿弟,城头守军交于你二人,要尽快将这千余兵丁整顿完毕,随时做好北渡大河的准备。
另外,你们要派出一部分士卒到鄄城北岸的码头收集船只,可曾明白?\"
二人立马单膝跪地说道:\"请主公放心!\"
曹昂扶起二人,同曹洪一同下了城墙,来到了城南的一个大院内。
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造武器。
曹昂直接找到了父亲的心腹枣祗(这个人,如果没有杨平的话,会在今年二三月份颍川大战结束后,提议曹操进行屯田并负责此事)。
枣祗见到曹洪和曹昂以后也很惊讶。
但曹昂却没有过多的寒暄,而是直入主题,说道:\"枣校尉,父亲战死于徐州彭城。
杨平太平民团之兵,不日便可攻打到鄄城,我等已无兵力防守。
为今之计,暂且退回大河以北坚守。
你乃父亲心腹,当此关头,请枣校尉立刻收拾作坊内的工匠。
器具、家什可以不要,但这些工匠必须带走。\"
见曹昂说的急迫,枣祗也不多言,而是对着曹昂单膝跪地,直接行大礼说道:\"请主公放心。\"
也就曹昂在在曹操集团内威望极高,加上版梁大战让马救父,这继承人的身份是板上钉钉。
听闻曹操阵亡之后,包括曹洪、史涣、毛玠、夏侯霸、枣祗这些人,即刻认曹昂为新的主公,没有任何迟疑。
曹昂这才离开城南的武器作坊,回到了刺史府,不过却没有先回后宅去见母亲丁氏,而是在回来的路上便已让枣祗派出传令兵去通知在鄄城的荀彧、满宠、钟繇、丁仪等人。
所以,当曹昂回到刺史府前庭,刚刚喝了杯温水,荀彧等人便陆续到达。
这些人见到曹昂同样十分惊讶,还不等众人见礼,曹家的家仆一脸疑惑地给曹昂捧来一条白布。
曹昂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将白布裹到头上。
这一下,不用曹昂言说,荀彧等人就明白了——能让曹昂戴孝的,只能是曹操不在了。
沉默了一会儿的堂内,荀彧首先开口询问:\"公子,主公如何了?\"
曹昂示意众人入座,随后长话短说:将曹操进攻徐州这一趟的战事,以及曹操是如何中了杨平之计,最终阵亡的消息,告知了荀彧等人。
最后,曹昂总结道:
\"根据戏志才先生的推测,彭城的刘备、袁术肯定已经被杨平收拾了。
如此,大河以南地区,仅剩青州的袁谭(袁绍长子)有两万兵马,但远水不解近渴。
鄄城两三日内,便会遭到护民军的攻击。\"
堂中的众人听完曹昂此言,俱是惊惧。
当然,也有人心思转动之间眼珠子乱窜。
但不等这些有摇摆之心的人做出反应,就听堂外甲胄摩擦的声音传来——手持宝剑的曹洪,已然控制了刺史府守卫,带着一队人来到了堂外。
荀彧等人扭身一看,就见满脸是伤的曹洪杀气腾腾地盯着堂内......
说明此时的鄄城,已经被眼前这位被俘三个多月的大公子控制住了。
于是,荀彧带头向曹昂行大礼道:\"荀彧参见主公!\"
钟繇等人反应过来以后,同样行大礼:\"我等参见主公!\"
至此,从曹昂听闻曹操战死,一天一夜狂奔四百多里,顺利地成为了曹氏集团新的领头人。
政权过渡的丝滑无比。
曹昂示意众人起身后,将昨天晚上,他对戏志才的说法,又对众人说了一遍。
曹昂表达的意思很明确:现在不是咱们这些屋里人相互抢夺器具的时候,而是该考虑怎么才能把那个要推倒房子的人干掉!
保住了房子,咱们才能继续进行房内器具的争夺游戏。
曹昂的意思荀彧等人也是听得明白。
而且,曹昂许诺丁仪(史书记载,丁仪家族,和丁夫人没有一点关系),给了他们这些兖州大族,在自己控制地内,自行选举官吏的权利,
等于是名正言顺地让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成为一个个实至名归的诸侯。
而这些诸侯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在曹昂刺史麾下,出人出力,抵挡太平民团的攻击,保住自家的祖业,也是保住自己享受荣华富贵的特权。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不是诸侯混战、江山易鼎的权力游戏!
明白了这一茬,堂中众人信誓旦旦地向曹昂表示:\"我等会奉曹使君为兖州之主。\"
所谓政治,无非是利益交换!
利益给到位了,这些统治阶层连皇帝都能给你换了,更不用说一个州的刺史了。
曹昂算是用在杨平那里学到的方法,快刀斩乱麻地继承了曹操的兖州刺史之位。
随后,曹昂下达了:黄河以南兖州地区所有能联络上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全面北撤黄河,进行坚守的命令。
同时,曹昂表示:\"不想撤也可以,你们老老实实地交上祖宗给你们创下的基业,然后带着家中的嫡系子弟,听从那杨平的召唤,到九州之外、蛮夷之地开荒去。\"
对于兖州这些地主豪强,但凡有一丝可能,谁都不想离开自己祖宗巧取豪夺为他们夺下来的特权之地,而去那鸟不拉屎的洪荒之地开拓。
于是,堂中众人一个个表示:\"我等将追随曹使君脚步,率家人北撤,依黄河进行坚守。”
曹昂心中冷笑:此时,攻守易形了,不是我曹家求着你们出兵出力,而是你们求着我曹家带领你们,保你们的富贵。
曹昂也不客气,直接对着荀彧吩咐道:
\"文若先生,你即刻骑快马向河北邺城而去,将徐州战事,以及我的决策告知我家叔父袁本初。
你就言说:兖州上下皆愿遵从右将军(袁绍)之令,请右将军即刻发兵南下,到大河以北抵抗太平民团的攻击。
另外,文若先生,你需建议右将军,让他即刻迎奉天子,以天子之名,诏令大汉十三州忠志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分田地、打土豪的太平民团。\"
荀彧知道这趟差事必须得自己去,因为曹昂交代这两件事,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换别人,不一定能表达得清楚。
于是,荀彧对曹昂行了一礼,便走出大堂。
院中的曹洪,早就准备好了几匹加装了双边马凳、高桥马鞍的战马,由曹家卫队的队长曹树,带着一名亲兵陪着荀彧,一人双马快速向北而去。
送走了荀彧,曹昂就在大堂内和丁仪这些兖州世家,开始仔细商议撤退事宜,以及这些家族能在三日之内给提供的兵力。
最终,在鄄城以及鄄城附近的世家,由丁仪做出表态,表示,明日天黑之前可以聚集一万名有战斗力的私兵,交给曹昂指挥。
对此,曹昂表示:\"这一万兵马,要快速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渡河工具,抵达大河以北进行防御,不要在黄河以南地区做无谓的抵抗。
让丁仪通知这附近的地主豪强,迅速将家中核心人员向大河以北转移。\"
说完,曹昂就起身送客。
来到后宅,早就知道自己儿子回来的丁夫人,以及卞夫人带着大曹丕、曹植等人,在后院等侯曹昂。
丁夫人注意力在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地回来,但卞夫人看到曹昂头带白布,却已经跪倒在地低声抽噎。
丁夫人大怒(我儿子回来,你这个狐媚子哭什么)转身,却被曹昂拉住。
丁夫人这才注意到曹昂头上的白布,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瘫软于地,口中喃喃地道:\"阿瞒...阿瞒.....\"
丁夫人和曹操两人感情确实很好。
曹昂抱起丁夫人放回堂中座位,对着跟过来的十一岁的曹丕说道:\"阿弟,父亲战死,家中我等为顶梁柱。
母亲悲痛之间估计做不得精细事务,阿兄又要主持鄄城大局。
目前,曹家已到生死存亡之秋,我等需尽快撤回大河以北。”
看着阴沉的曹丕,曹昂拍着他肩膀说道:
\"府中之事暂且交由阿弟处理,要在天黑之前,将母亲等人安全地带到黄河以北。
随后,你等即刻启程前往濮阳,在濮阳等候阿兄到来,可曾明白?\"
见曹昂说得如此严肃,十一岁的曹丕坚定地点头:\"请阿兄放心,我一定将阿母安全地带到濮阳,等候阿兄归来。\"
曹昂这才安慰伤心过度的母亲:\"母亲,父亲不在了,然,有儿在,曹家就倒不了!
阿母切莫悲伤,赶紧去准备,早些撤到大河以北,莫让儿担忧,方是关键。\"
有曹昂对曹丕叮嘱这段功夫,丁夫人也算是缓过劲来了,泪眼连连地对着曹昂点头,嘴中仍无意识地说着:\"子修...子修......阿瞒...阿瞒......\"
看得曹昂心酸。
但此时的曹昂仍是面色冷峻,对着身后的卞夫人交代道:“汝带阿娘回房准备,准备好后,随吾阿弟一同过河。\"
卞夫人是个极其聪慧识时务的人——虽然自己在曹昂没回来之前谋划过,但现在曹操战死了,自己儿子才十一岁,曹昂已经获得了曹操班底的承认,自己再争又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卞夫人顺从地对着曹昂行了一礼说道:\"请大公子放心,妾定当将夫人安稳送至濮阳。\"
曹昂挥了挥手,卞夫人带着两名侍女,将丁夫人带向后宅,曹丕三兄弟也跟着走了出去。
堂中只剩下曹昂一人时,曹昂才收起了那冷峻的面孔,跌坐于地上,瞬间双目通红,泪水连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