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硖石关大捷(上)(2 / 2)
一个时辰后,张和率领车骑第二师主力部队,赶到了硖石关的一线天附近。
作为先头部队,冯宇早已安置俘虏的数百民夫,利用修建营寨时储存的粮草,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四天时间,在崎岖山道间跋山涉水近400里,车骑第2师这不到3000人,此时能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那简直是最美的享受。
士兵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午饭,但作为指挥官,张和还有的忙。
他召集了车骑第二师师长、骑兵统领木葵,车骑第二师副师长、步兵统领董七(原近卫旅第五团(磐石团)团长),以及自己的先锋骑兵队长冯宇,召开了一次简短的作战会议。
跟随张和而来的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是杨平培养出来的。
战术手段有,而且很强。战略眼光也有一点,但十分稀缺。
他们对张和率部疾驰400多里,占领这个目前看上去十分险要、但却无兵驻守的关隘是有些不解的。
但谁让张和是最高指挥官呢。此时,就只能是张和唱独角戏。
只听他吩咐冯宇:“稍后,你率一个中队24名骑兵,出硖石关峡谷,游弋在关口北侧30里范围内。
一方面向我军做出警戒,另一方面,这是最重要的,你要等候从后面杀奔而来的龚元率领的第15师。
告诉他们,本总兵就在一线峡这里粘住进来的敌军,让他们到达后做好攻击准备。
以轰天雷炸响为信号,我们前后夹击,在这长度七八里的峡谷之内,歼灭九江太守陈纪率领的部队。
告诉龚元,不管陈纪率领多少部队,本总兵都能在一线峡附近缠住他们。
待他发起攻击时,陈纪的部队肯定已经是精疲力尽,所以不要管敌军有多少,只管冲杀,便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冯宇,你还需要令手下的另一个骑兵中队出峡谷向南,
一方面作警戒之用,另一方面最好再派遣五名骑兵小心潜伏,向西而去联络在黄梅县附近的护民军袁培的第十师。
告诉他们,如果有可能,也率部向北而来,夹击有可能来硖石关南部的刘勋所部。
如果所有目标都能实现,此战,我们能歼灭江淮地区所有敌军主力。
冯宇,可曾明白?”
冯宇一听,心中赞叹:“我家总兵好大的气魄!”
于是起身,躬身应诺。
冯宇去挑选了一队休息了将近一个时辰的骑兵,出了峡谷到开阔地带,前去游弋警戒。
冯宇走后,张和对木奎说道:“木师长,稍后,你将我军上能作战的500多骑兵组织一下,当做预备队使用。
除非是到生死危急关头,骑兵不动,可曾明白?"
木奎起身应命。
张和这才同自己曾经并肩作战过的老兄弟(车骑第二师副师长董七)商议:
"老董,目前,我军除了那500多骑兵,还有2200余名步兵、战车兵和后勤兵。
我的计划是:500战车兵以及500后勤兵分成4个作战单元。
在一线峡北边两侧山岭,各部署一支300人的侧击部队,在一线峡南部两侧山岭,各部署200人的侧击部队。
敌军进攻一线峡时,我军大部队在一线峡当道扎寨。
敌军若攻击我军的营寨,两侧山岭上的侧击部队,可以用侧射火力予以敌军大量杀伤。
我车骑第2师共有3个旅,每个旅中都有一支200人的精锐随车步兵。
我的计划是:在一线峡北侧部署2个精锐步兵团,同时再配合400名后勤部队;
在一线峡南侧部署一个200人的精锐步兵团,再配属200人的后勤部队。
在饭后,即刻命令士兵们行动起来,在一线峡南北山谷里,按照梯次配置的方式,修上最起码5道防线。"
此小,我不是要守住一线峡,而是在以一线峡为中心点的硖石关,这将近20里的山道之内,
将淮南陈纪率领的郡兵,以及豪强武装吸引进北边峡谷,配合从后边追击而来的第15步兵师,将其全歼于硖石关北边峡谷。
而有可能从南边桐城而来的刘勋所部,若黄梅县的第十师能够做出应对,尾随而来,则我军可以两路夹击,将刘勋所部也歼灭在硖石关南部山道之内。
若第十师做不出有效反应,则我军会在硖石关北面歼灭陈纪所部之后,再直接南下击垮刘勋所部。
如此,大江以北地区的敌军主力,就将被我等全歼。
都督给我护民军第三镇部署的作战目标——攻占江淮地区,就能轻而易举的完成。"
几位第二师的高层听完张和的部署,看张和的目光就有点看像看杨平一样了——
他们都在想着此次守着关隘,无非是阻挡敌军,而张和已经在思考着如何利用此地的地形,特别是战略价值,将南北两侧的敌人吸引过来,在友军的配合下,将这些敌军全歼在这里。
见旁边这几位都不说话,张和只能再问一句:"你们感觉,本总兵制定的这个作战计划怎么样?"
木奎、董七、刘苗……即刻起身,向张和行礼道:"总兵官的作战计划非常大胆,但我车骑第二师,肯定能守得住硖石关一线峡。"
这几位车骑第二师的主官,为自己部队能参与这样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战,而感到兴奋。
于是,匆匆吃了一顿午餐的车骑第二师士兵们,刚想寻着阴凉的地方睡上一觉,好好歇一歇,就被各自的长官狠狠的踹了起来:
"不要躺着,赶紧起来修筑工事,敌军随时会到!
正如训练时所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此时,正如此道理,我等修好防御工事,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不仅能获得更大的战功,还有更大的几率能活下去。"
另一名军官吼道:"快起来,别躺尸了!知道你们很困,今日下午修好防御工事,晚上,敌军大部分都是雀蒙眼(夜盲症),我们就能好好歇一歇了。
另外,总兵官说了,行军途中伤的那30多匹马,晚上全部杀掉,大家好好的再喝一顿肉汤。"
好吧,各个军官有各个军官的风格,但无非就是一点:生死威胁,以及好吃好喝伺候着,战后的军功奖励。
也就是车骑第二师,那是护民军的拳头部队,精锐中的精锐,兵员素质极高,才能4天四夜奔袭近400里,到了之后,还能再咬牙坚持着修筑工事。
不过,敌军也没有给车骑第二师太多的时间。
到6月25日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前出的探马便来通报:有一支最起码2万人的队伍正在缓缓而来,按照行程,此时已经进到10里外的山道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