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2章 硖石关大捷(中)(2 / 2)

加入书签

在昨天上午,冯宇的先头部队占领了硖石关口,有100多溃兵逃到了逃走,回到了桐城后,向驻扎在此的庐江郡太守刘勋报告。

刘勋一听有一支穿着黄色竹甲,带着银色板甲的部队偷袭了硖石关,就知道这是护民军的部队到了。

但刘勋同样有些疑惑:护民军的主力在桐城西侧60多里外的黄梅县,未曾听说还有其他部队从北而来呀。

但刘勋的能力要比陈纪稍微强一点,这位立马就想到:若想执行沿江而守,最终南北对进剿灭妖人杨平太平民团的方略,那自己就必须守住硖石关。

如果守不住硖石关,护民军直接从北侧长驱直入,自己在大江以北这一万多部队,顷刻间就将化为乌有。

更要命的是,九江郡太守陈纪早上刚刚传来消息说,其带领2万多人马正在向硖石关而来。

如果打不通硖石关,陈纪这2万多人肯定要被护民军围歼在硖石关北侧。

如果自己再被歼灭,到时,在长江南岸的周瑜就要面临3面夹击,周瑜一败,江东就将尽落入护民军之手。

届时,就不存在南北夹击的战略了,只能是北面硬扛了。

于是,刘勋稍做安排,就点起桐城内能调动的5000精锐军兵,在夜间行军,直奔40里外的硖石关。

(6月底的天气,夜间行军要比白天行军舒坦多了,毕竟有一条官道,即便是有夜盲症的士兵也走不丢的)。

不过,当刘勋来到硖石关南侧入口,却发现在道口有一支数十人的骑兵,正在盯着自己。

瞬间,刘勋的队伍里便吹响了警戒号角。

刘勋手下的校尉们,开始指挥着手下兵将列阵,准备迎击敌军骑兵。

张和看到刘勋所部的这个反应,心中计算了一下昨日自己攻占硖石关的时间,以及此时天下郡兵行军的速度,得出结论:

刘勋带着5000人应该是连夜行军,此时,应该是强弩之末。

于是,张和命令自己麾下的一个大队50人的骑兵,前去做骚扰性攻击。

话说张和为什么不带队冲锋呢?因为张和有自知之明,自己一直都是战车主将,骑马自己不在行,还是让专业骑兵去干吧。

于是,6月26日清晨,在硖石关南侧就发生了一场50人打5000人的奇景。

要说杨平的骑兵冲锋作战,只有一招墙式骑兵突击——就是骑兵列着整齐的队形,如墙而进,最大程度的弥补骑兵们骑术的差异。

若进行骚扰性攻击,那也同样只有一招:学习自后是蒙古骑兵的打法——放风筝——就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去吊打步兵,(我能打能跑,你却追不上。)

而且这50名骑兵分成2队,从左右两侧,不断的在50步之外瞄准着密集的行军队列开弓放箭。

不过50名骑兵而已,一次也不过50支箭,杀伤力寥寥无几。

但那句话怎么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同时压迫感满满!

刘勋看对面只有50骑兵出战,于是命令自己手下的亲兵将领,将自己压箱底的100亲卫骑兵带了出去,要他们围歼这支敢于挑衅的骑兵。

结果就是,没有高跷马鞍也没有双边马凳的刘勋骑兵,在杨平这支50人的精锐骑兵打击下,那是一路被吊打。

张和看到刘勋出动了骑兵,就让手下亲卫吹响了回归的号角。

这50名骑兵只折损了两三人,却将刘勋这百余名骑兵,斩落马下二三十人,算是大胜而归。

但怎么说呢,有时候人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刘勋的骑兵队长,见自己赶走了那50骑兵,就策马来追。

距山口还有百余步的时候,就见刚刚逃走的那50骑兵闪开了道路,又一支百余人的骑兵从山口里奔腾而出。

2支骑兵对撞结果不言而喻,刘勋这70多骑兵瞬间就损耗殆尽,那个狂傲的骑兵队长也被木奎一枪刺于马下。

覆灭了这支骑兵,张和对赶过来的木奎说道:\"木师长,你率300骑兵,就守在这个谷口,不断的袭扰前方那支5000人的部队。

记住,以骚扰、迟滞为主,既不能击溃他们,又不能让他们迅速的挺进山口,可曾明白?\"

木奎这个西凉汉子,对张和下的每一道命令,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合在一起就迷糊了:

还要骚扰人家?还不能把人家打崩溃?还要守住山谷?

不得已,张和对木奎解释道:\"我军现在,主要是面对硖石口北面的敌军,南边这些人,早晚都是咱们的肉,但是又不能让它们逃了。

刚好,硖石口地势北高南低,南边则比较开阔,适合骑兵运动。

有300骑兵,足以让刘勋这支昨夜行进了一夜的步兵们,胆战心惊,至少今天白天,今天晚上,他们没有发起攻击的能力,你看住他们就行。

天黑之前,你就率骑兵折返回去。

我料想:刘勋等人肯定会想——开阔地带我步兵拿你没办法,但进到峡谷里面,骑兵对上步兵能有什么优势?

到时候,就是我们将这5000步兵诱进峡谷,一举歼灭的时候。\"

张和这么一解释,木奎就明白了,于是躬身应命。

张和这才带着亲卫,返回硖石关一线峡营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