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搞定李傕、郭汜(1 / 2)
滔滔的黄河岸边,杨平亲自为段煨穿上了一套与吕布同款的全身铠甲。
贾诩、段煨、邹玉三人,在一队精锐骑兵的护卫中,缓缓消失在黄河浮桥上……
不想在黄河岸边喂蚊子,杨平便返回了自己的战车——也可以说是一座移动的中军大帐。
刚刚的小宴会已经结束,但跟随杨平而来的将领们,却齐刷刷地站在战车前等候。
进入垂下纱帘以防蚊虫的移动大帐内,杨平示意众军官就座。
随后,杨平的参谋郭嘉,对参会的将领们做了一次战情通报。
郭嘉的记忆力很好,不像之前的参谋龚元那样需要拿着笔记本,众人只需听郭嘉侃侃而谈:
“诸位,此时在黄河东岸,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河东郡有两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郭嘉开口道,
“其一,就是在我们对岸的李傕、郭汜所部,李傕、郭汜营中有五千多随军家眷以及后勤兵。
李傕所部有两万余人,战马六千余匹,骑兵将近四千;
郭汜所部。尚有一万五千能战之兵,战马四千余匹,骑兵两千多人。”
郭嘉顿了顿,继续说道:“然而,除了这六千多骑兵是李傕、郭汜二人的核心部众之外,
剩余的近三万步兵,多是他们裹挟关中的流民,战斗力极差,组织力度十分拉胯。
据刚从东岸回来的贾石、陈提二位参谋所言:从安邑到大河东岸短短两天行程,这些步兵便逃散了一千多人。
如今有文和先生等三人前去劝降,他们有七成可能归降我护民军,这支部队,对我军而言威胁不大。
另一支部队,根据在河东郡活动的军刺部队回报,是由汉朝皇帝任命的河东郡太守杨奉率领,
其中包括杨奉、韩暹、河内郡太守张扬,还有河北名将张合,共同率领的三万步兵,
以及重新接受汉朝天子刘协册封的匈奴单于于夫罗,率领的万余骑兵。”
郭嘉简单介绍起这位匈奴单于:“于夫罗在去年秋季,趁李傕、郭汜在关中混战之际,率部劫掠关中。
据都督所言,天下名儒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被这伙匈奴骑兵掠走。
都督说,因董卓之乱,天下典籍被烧毁众多,而蔡文姬记忆力超群,她脑子里等于是装着半部华夏典籍。
所以,都督有言:于夫罗这伙骑兵必须予以歼灭,蔡文姬必须活着救回来!”
对于郭嘉最后的说法,在场的“大老粗”将军们都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不就一个女人吗?
就她脑子里装的那点典籍知识,值得为了她去消灭万余匈奴骑兵?!
对于这些将领的反应,文人出身的郭嘉心中愤怒,他太明白蔡文姬的价值了。
可以说,如果蔡文姬和郭嘉只能活一个,郭嘉会毫不犹豫地把活的机会让给蔡文姬——
对这些文人而言,文明的传承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杨平也认同这一点,否则,他不会在这严肃的军事会议上提起蔡文姬。
郭嘉分析完局势,就该杨平出场了。
此时的杨平,征战半年多,大小十几仗,从无败绩。在护民军将士看来,杨平就是无敌统帅,有他在,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虽然杨平自己没什么感觉,但他一手带起的这些军官们,打心里对他有一种敬畏。
杨平起身,在座的十多名旅级以上军官,立马齐刷刷地起身。
杨平走到刘处面前,说道:“刘处,你有匈奴血脉,你给本都督说说,如果想让于夫罗手下的一万匈奴骑兵乖乖听话,该怎么办?”
“怎么办?”刘处脸上带着刀疤,露出一丝残忍的表情,“都督,还能怎么办?打服他们,杀怕他们!
他们就会像狗一样听话,不然,他们就会像饿狼一样!”
这个回答,杨平认同,站在杨平旁边的吕布也同样认同。
杨平淡淡问道:“刘处——本都督的骑兵统领。
目前,我军在此,有车骑第一师六百余精锐骑兵,车骑第三师的三百精锐骑兵,还有段煨将军带过来的三百骑兵。
再加上车骑第一师和其它战车共二百辆,
本都督再把教导营的重甲骑兵团、加强车骑团交给你。
你有没有把握,在大河东岸的平原之地,将于夫罗手下这一万骑兵,给本都督收拾掉?!”
此时的刘处,早已不是在临颍县城下,对着杨平嚣张跋扈的吕布亲卫,而是一名跟着杨平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高级指挥官。
刘处略作思考,豪气地回答道:“请都督放心!就于夫罗那一万多吃不饱的废物,属下定然把他们屎都打出来!”
帐中一阵哄笑……
交代完刘处,杨平对跟随而来的第三镇后勤司马李四,问道:“浮桥勘探的如何?能否通过车骑部队的战车?”
李四,这位曾在正旦之日,伙同王五、麻六,以及已经阵亡的张三,把当时冻僵的杨平抬到河边,准备吃肉的狠人。
自杨平灵魂穿越过来之后,对他们四人也算重用。
此时,李四已是活着的三人中军衔最高的,官至正四品右将军,不过他负责的却是后勤事务。
出于对杨平的感激,李四、张三、王五、麻六这四人,那是真的为杨平卖命——
张三在版梁大战时,明知不敌,仍然向着许褚冲锋,被许褚一刀斩成两截!
王五、麻六二人,也屡立战功。
此次作战,杨平把李四带来,作为自己的总后勤官,他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皆安排妥当。
听闻杨平询问,李四立马站定身姿,谨慎地回答道:“禀报都督,天黑之前,我后勤部门,曾派遣一队专业工兵,在蒲津渡浮桥上进行过勘测,
发现,浮桥虽然年久失修,但短时间内没有被冲毁的危险。
至于通行我军的双轮双马战车,也不是问题,只是都督的这辆四轮战车想要通过,就需要费些手脚。”
杨平听了,无所谓地说道:“这辆铁甲指挥车,就放在西岸就行,只要能把本都督以前指挥作战的指挥车,拉到大河东岸,就行了。”
李四立马回复:“那没问题。那辆指挥车也就比我军的标准战车稍微宽两尺,长了一些,过浮桥没有任何问题。”
随后,李四又向杨平报告道:“都督,黄河水上警备处,有一支20艘蜈蚣船组成的战斗旅和一支40余艘各式渔船、货船组成的保障队伍,
预计明日天亮之前能够抵达此地。
届时,由他们携带的物资对蒲津渡浮桥进行加固,保证我军过河期间,万无一失。”
杨平拍了拍李四的肩膀说道:“你办事,我放心。”
即便知道这是杨平对亲近之人的招牌动作,李四仍然十分激动,大声说道:“请都督放心,后勤部队一定不会拖您的后腿!”
问完了后勤保障事宜,杨平开始正式发布命令。
火光下发布命令的杨平,显得极其威严,:“明日作战,我军参谋人员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
第一个作战计划,若李傕、郭汜不识时务,不愿归顺我护民军。
那么,明日天亮之后,由水军20艘蜈蚣船,负责在浮桥东头进行火力压制,刘处将迅速率领1000骑兵突过浮桥,守住桥头堡。
随后,教导营精锐步兵即刻过桥支援,我军主力部队随后缓缓压上,
将李傕、郭汜这3万多人马,消灭在黄河东岸!
消灭李傕、郭汜之后,我军暂时在蒲津渡浮桥东侧扎下大营,与河东郡追击过来的敌军展开对峙。
不过,也无需对峙多久,最多5日之内,从洛阳附近过来的两个预备师到达以后,我军便展开反击,将汉朝皇帝派在河东郡的这支部队全部歼灭!”
杨平说的这个第一个作战计划,是按最坏的打算制定的,当然,用上的可能性比较低。
随后,杨平又说起了第二个作战计划:“第二个作战计划,是以李傕、郭汜诚心归附我护民军为前提制定的。
明日天亮后,以刘处率领车骑第一师为前导,教导营后续跟进,渡过浮桥后,在浮桥东侧两里地外警戒,
待我军大部队全部过河之后,本都督会与李傕、郭汜商议,由李傕率部作为我军左翼,郭汜率部作为我军右翼,向河东岸五里进发,
准备在明日下午,迎击追击到此的张合、杨奉、韩暹、于夫罗部队,争取一战歼灭江汉庭在河东地区的唯一军事力量!
具体作战计划是:由刘处率领车骑第一师、教导营,作为我军前锋,
教导营两个重甲步兵团,暂时划归给第九师指挥,作为中军使用。
段煨将军带来的300骑兵以及数十名军官,今天夜里,后勤部队会为他们换装,同样作为中军的机动部队使用。
李傕、郭汜二人,各有数千骑兵以及1万多步兵,让他们列阵于我军左右两翼。
这次大战主要目的是:我军将干净利落地歼灭掉于夫罗万余匈奴骑兵,和张合、杨奉、韩暹等人率领的3万步兵,
以扩大我军在黄河以东、以北地区的军事优势,对河内郡以及北边的太原形成战略威慑。
更重要的是,对归降的李傕、郭汜所部进行震慑!
所以,由这两部充当左右两翼,只是让他们观战,壮壮我军的声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