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车骑部队扩编(1 / 2)
建安元年七月初七清晨,段煨率领着将近四百名骑兵,押送着三千余匹战马和一千多名俘虏,返回了蒲津渡口。
此时,杨平正在渡口处举行一场集体安葬仪式。
(这个场景在书中已出现过多次,此处便不再赘述。)
总之,杨平又一次借着自己“中华帝君下凡尘”的身份,通告天地:这些阵亡的将士们,二十年后重归人间,共享大同世界。
神异之事自然也随之发生——从后半夜开始,天气就一直沉闷不已,可当杨平拔剑指天后,天空竟豁然开朗,阳光普照大地。
有昨日护民军摧枯拉朽般的战绩在前,再加上今日杨都督显露的这手“神迹”,那些昨晚决定跟随李傕、郭汜一同远征的将士,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悔意:
“要不,咱还是跟着杨都督吧?在这样的神人麾下,可比跟着那两个丧家之犬强多了。”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们清楚,即便加入了护民军,自己也受不了杨都督那严苛的纪律。
更何况,天下混战这些年,他们造下的罪孽太多,杨平本就不待见他们。
若不是天下大乱、九州人口稀少,杨平怕是真要将他们全都凌迟处死——毕竟长安城的惨状,贾诩早已跟他说过,皆是这帮人所为。
所以,当段煨带着精锐骑兵和俘虏赶到时,看到的是杨都督站在祭台之上,下方齐刷刷跪着八万多人。
这震撼的场景,不仅让段煨心头一震,就连被军刺部队解救出来、交由段煨带回的蔡文姬,也被远处那道金光闪闪的身影深深震撼。
安葬完阵亡的将士后,杨平又安排人将昨日阵亡的敌军集体埋葬。
随后,杨平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召开了一场会议。
这场会议的主题是扩军。
昨日的大战,虽说杀敌数量不算多,但就参战规模而言,近十万人的交锋,已是杨平来到三国后参与过的最大规模战斗。
此战过后,在河东地区集结的战马多达近两万匹。
(其中,李傕、郭汜原本有一万多匹,于夫罗麾下的战马及备马共一万三千多匹,杨平自己麾下有两千多匹。
昨日大战共损失了三千五百多匹,加起来,总共还剩两万一千余匹。)
按照杨平与李傕、郭汜的约定,李傕、郭汜收拢部众后,加上两千五百名匈奴俘虏,共编为四千骑兵,杨平给他们配备了八千匹战马。
另外,李傕、郭汜麾下还有约三千步兵,杨平也给他们配备了三千匹战马。
这样一来,算上李傕、郭汜及其家眷,总共八千人,杨平给他们配了一万一千匹战马。
这战马的总数,与李傕、郭汜原本携带的数量相当,可杨平承诺给他们的战马,还会配上包括骑兵三宝在内的马具,
同时给他们麾下骑兵,配备马铠以及与护民军同款的制式作战武器,步兵的待遇也和护民军步兵一样。
李傕、郭汜二人喜出望外——虽说自己的部队人数减少了,但只要杨平承诺的武器装备全部到位,他们稍稍估算便知,如今这八千人的战斗力,要远超昨日他们带领的那四万人。
二人当即再次恭敬地向杨平行礼道谢。
如此一来,杨平在黄河东岸便拥有了一万匹战马。
这些战马是从两万多匹战马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个个健壮。
更重要的是,李傕、郭汜部下(包括伤员内)有近四千名骑兵,将加入杨平的护民军;
同时,俘虏的一千五百多名汉人骑兵,以及鲜卑、乌桓、羌人等杂胡骑兵,也都归了杨平。
也就是说,杨平麾下一下子增加了五千五百多名骑兵,骑兵数量直接翻了一番。
如何安置这些骑兵,让他们最快形成最强的战斗力,成了杨平目前要考虑的事。
不过,这事其实也没太多需要斟酌的:
目前,护民军车骑都统司共有五个车骑师。
杨平决定,在此基础上对这五个师进行扩编,不增加新的单位,这样才能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平承诺会给这些新加入的骑兵分田编户。
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些骑兵尽数归心了。
中军大帐内,杨平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最终落在骑兵统领刘处,与车骑第一师师长邓三身上,开口问道:
“若我护民军车骑部队,按照教导营新编车骑团的编制调整,现有的团级指挥部,能否顺畅指挥?”
帐内众人都清楚,刘处虽是猛将,在骑兵作战上颇有心得,指挥部队时也肯动脑子,但论及统筹战车、骑兵、步兵协同作战的能力,终究稍逊一筹。
而邓三不同,他最早与张和一同组建战车部队,是车骑第一师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管理者,由他来回答再合适不过。
邓三上前一步,抱拳沉声回答:“都督,我护民军车骑部队,现有的大队级建制:
由1辆双马双轮战车(配4名车兵)、12名骑兵、12名随车步兵组成,共计28人。
车骑团则下辖4个车骑大队,另加后勤2将战车,共160人。”
邓三顿了顿,继续介绍新编制:“而教导旅新编的车骑团,
每个车骑大队改为2辆四马四轮战车(12名车兵),配24名骑兵、24名步兵,共计60人;
全团含3个车骑大队,另加2辆双马双轮战车与12名后勤兵,总计200人。
以现有车骑团指挥部的能力,指挥新编制完全不成问题。”
杨平听罢,又转向几位车骑旅旅长询问。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称指挥160人与200人并无本质区别,关键在于新编制的战力提升实在惊人——
车骑团的战车数量从原本的6辆增至8辆,骑兵从50人扩至72人,且主力战车换成了带转向的四马四轮铁甲战车。
“虽说4马4轮战车的机动性,稍逊于双马双轮战车,”车骑一旅长杜仲补充道,“但越野能力已有后者七成水准,
战车部队主要是在平原地区作战,对地形有较大的要求。
双轮战车能够作战的地方,四轮战车基本都能做战。
重要的是,四轮战车的防御力与攻击力远超旧款!”
杜仲越说越兴奋,语速都快了几分:“战车前部可固定防护蒙布,将战马的上部、侧部完全护住,再给战马的头部、颈部配上马铠,
冲锋时,除非遭遇我军同款重弩正面射击,否则,这简直是打不死的存在!
就像这次大战,12辆四马四轮铁甲战车守在大阵中间,硬接匈奴突骑的锋芒,竟一辆未损!”
“匈奴人的箭矢射不破战马头、颈部的马铠,其它攻击全被战车防护罩挡下。”车骑二旅长周远接过话头,
“战车顶部的特制钢弩,一箭匣,一轮就能射出10支小长矛,直接打掉匈奴人的“箭锋”。
车兵近战更是凶悍,匈奴骑兵能越过战车的不足一半,再经后方步兵截杀,能冲到重甲骑兵阵前的又少了一半。
最后剩下的寥寥数人,交由轻骑兵绞杀,根本成不了气候。”
周远对比道:“换作旧款战车,敌军越过步兵防线的能剩近半,即便经轻骑兵攻击,仍有不少活口,最后,还得靠教导旅步兵收尾。
总之,这新战车是真的好,我们都眼馋得很,都督,赶紧扩编吧!”
见各级军官都信心满满,杨平不再犹豫,当即下令:“护民军车骑都统司所属团级作战单位,
全部按教导营车骑团编制扩编!
扩编后建制不变,人员装备略有增加,车骑团级别定为副旅级。”
毕竟,车骑团的战斗力远超步兵团,装备消耗更是相当于3个步兵团,这个级别调整合情合理。
随后,杨平又看向邓三和几位车骑旅长:“若将现有的800人车骑旅扩编至1200人,
下辖5个新编车骑团,再配属后勤部队,你们能指挥得过来吗?”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都燃起跃跃欲试的光芒,齐齐拱手:“请都督放心,绝无问题!”
杨平颔首,进一步下令:“现有车骑旅由30辆双马双轮战车、800人,扩编为30辆四马四轮铁甲战车、30辆双马双轮战车、1200人!”
“都督英明?”
紧接着,杨平的目光落在邓三身上,抛出更重磅的决定:“邓三,你麾下现有车骑一师3000人,辖3个车骑旅及后勤部队。
若扩编为5个1200人的车骑旅,配属加强后勤部队,合计8000人,你能指挥得了吗?”
邓三心中一震,这编制,几乎是原有兵力的3倍,但他深知此刻不能露怯——
想当初,他敢陪着张和驾一辆战车追击曹操,亲手将曹昂俘虏,胆量从不欠缺。
当下,邓三拍着胸脯应道:“都督放心!您亲卫出身的人,怎会指挥不了这8000人的车骑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