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2)
朝廷跟金国签订的协议已经是三十年前,自先帝晚年金国就跃跃欲试,幸好定国公镇守北边,一个回马枪击杀前来挑衅金兵大将,为朝廷换来三十年的安定。
元帝继位来,一直励精图治,如今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对于金国的态度,朝中很多大臣支持一战。只是宋家帮派却一直提倡言和,让朝廷增加上供给金国贡品的数量,来换取和平。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直接把元帝吵得心烦,一拍桌子停了两国之间的边贸,断了给金国的茶和草药,让他们吃的牛羊肉没办法消化,让他们得的天花无药可医。
赵慕在御书房外听六皇子讲述完后,整个人瞬间不好了,南边那边万事俱备,只差他到那拍板开业。如今边贸一停,让他刚买的茶山和储备的草药怎么办?
他看着草拟出来的止贸诏书,捂着肿胀的脸再也站不住了,心烦意乱的在御书房前来回踱步。边贸一停,那自己这些投资岂不是全泡汤了?
而此时愁云满面的可不只是他,还有在元帝面前,看着北边地图推演兵法的定国公,他小心的窥探着御座上踌躇满志的人,他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了。
他本来刚打算等王蒹葭婚事办完后,再请旨北伐,奏折都写好了······为何偏偏在蒹葭成亲这个时候打仗?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看来自己是看不到蒹葭成亲了。
此战朝廷若想全胜,唯有久战不怠。说白了就是不停地烧银子,用人命耗着他们。毕竟近些年,金国也内战不断,只是这短短的三十年已经换了五任皇帝,想来他们必定是耗不过大兆。
想到这,定国公抬头看了一眼北边的疆域图,又听着旁边那几个宋家的保守派一味地拿南方连连水灾和国库空虚说着事,不禁在心底笑了笑。
收复失地,这是先帝都没能完成的心愿,当今圣上怎肯甘心一味言和,止步于此。
就这样议了好一会儿,临近晌午了,御书房的大臣才散了。赵慕和六皇子才被传召进去。
赵慕和六皇子进了御书房,元帝正一脸严肃地看着他们。“因着上次南边水灾,你俩赈灾可谓是雷厉风行,办事办得很好。如今金国生变,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言和,一派喊打,你们二人可有什么意见?”元帝问道。
赵慕偷偷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定国公,只见定国公朝他抬了一下下巴,示意他大胆的说,他思索片刻,道:“陛下,北伐虽势在必行,但如今南方水灾刚过,国库空虚,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派小股精锐部队试探金国虚实,同时整顿军备,待时机成熟再全面出击。”
元帝点了点头,又看向六皇子。六皇子道:“赵慕所言极是,我们再联与金国相近的蒙古国,对金国形成合围之势,增加胜算。”
元帝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们二人所言甚是,没想到汴京城内赫赫有名的两位纨绔如今考虑事情也头头是道。国公以为他俩的主意如何?”
“不敢说十全十美,但是在他们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定国公夸赞道:“陛下心中其实早已有成算,不如就直接说出来,老臣自当全力以赴,为陛下,为朝廷,为大兆肝脑涂地,马革裹尸。”
“国公,朕知道,你这个年纪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如今敌人已经逼到眼前了。”元帝看着定国公,语重心长的说道:“北边交给别人。朕始终不放心,只有国公你亲自坐镇,朕才安心。”
定国公听后,毫不犹豫地起身,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大兆边疆安宁。只是老臣有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
元帝微微抬手,示意他说。定国公接着道:“老臣的女儿就留下这么一个儿子,老臣想带着他去北边,让他锻炼锻炼。”
六皇子听到定国公的话,急忙说道:“国公,能不能也把我带上,父皇已经答应过,准许我去。”
定国公抬头看向元帝,只见他思忖片刻,道:“国公,朕这个孩子,朕也打算托付给你,让他跟着你,学习学习,将来也能有个立身之本。”
一番商讨后,元帝便把赵慕和六皇子分配给了定国公。他俩人相视一眼,便明白当初的的打算并没有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