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露营惊魂二(2 / 2)

加入书签

柯南跳下车,小脸瞬间变得严肃无比。他快速扫视现场:死者位置、血迹形态、周围的脚印、散落的物品…接着,他走到被列为嫌疑人的三人面前——发现者山田、争吵对象中村、以及为中村作证的佐藤女士,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情、穿着和随身物品。

他尤其注意了中村。中村穿着普通的户外夹克和长裤,裤脚和鞋子上沾着新鲜的泥土和水渍,似乎确实刚从溪边回来。他的表情带着被冤枉的愤怒和一丝紧张。柯南的目光落在他腰间挂着的多功能军刀和一个小巧的、金属质地的打火棒(镁棒)上,这是露营生火常用的工具。

1. 时间差陷阱:佐藤女士证明中村离开营地的时间是A,回来的时间是B。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A和B之间。但中村坚称自己一直在溪边。

柯南注意到溪边到案发地点步行需要15分钟,来回就是30分钟。如果中村在A时间离开,到达溪边,然后立刻折返(只需15分钟)作案,再返回溪边(15分钟),最后在B时间回到营地,那么他实际作案时间只需要15分钟,而佐藤女士证明的“离开时间”A和“回来时间”B之间间隔长达1小时,完全足够他作案。

2. 关键物证——打火棒(镁棒)上的细微痕迹: 柯南假装天真地靠近中村,询问他腰间的打火棒怎么用。中村不耐烦地解释了一下。柯南敏锐地发现,打火棒金属刮片边缘,似乎缠绕着几根极其细微、近乎透明的、烧焦了的…钓鱼线残留!非常少,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中村自称在溪边“钓鱼”,但他身上和渔具包里却没有鱼线!柯南立刻联想到,露营者通常会带备用鱼线。

3. 不在场证明的伪造:柯南推测,中村利用了钓鱼线!他可能在离开营地前(A时间),就在死者帐篷附近设置了一个简易的延时点火装置:用一根长长的钓鱼线,一端系在死者帐篷内某个易燃物(比如堆放的报纸或酒精块)上,另一端固定在远处(比如一棵树)的镁棒刮片上。

镁棒刮片被固定在一个能产生火星的角度。当中村在溪边(B时间前15分钟)用力拉扯连接在刮片上的鱼线另一端时,刮片摩擦镁棒产生火星,火星引燃易燃物,进而可能引爆死者放在帐篷里的便携式瓦斯罐(现场有瓦斯罐爆炸残留痕迹),制造混乱和“意外”假象。

但死者真正的死因是后脑被重击,说明凶手是在点火装置触发前就杀死了死者,点火只是为了破坏现场和伪造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