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分田进行时(2 / 2)

加入书签

萧嘉穗带着农师在稻田里忙碌,占城稻的秧苗比本地稻矮些,却更壮实。\"这稻子五十天就能收,比咱本地稻快二十天。\"他给农师们示范分秧,\"分田时发的种子,得教百姓稀着插,太密了长不好——陈县丞那有试种的账,他算过,一亩稀插能多收两斗。\"旁边的农妇们围着看,一个老大娘摸出个布包:\"萧先生,俺把您给的种子留了一小把,想在自家园子里试种,成不?\"

王伦和朱武在州衙翻着新造的鱼鳞图册,每一页都贴着田块的小图,旁边注着\"黑土,上田,亩产约三石\"。\"这册子里,有多少是从前的劣绅地?\"王伦问。朱武指着标红的页码:\"济州十八乡,标红的都是,共三百多亩,全分给了没地的佃户。杨雄那边报上来,砍了七个抗分田的劣绅,剩下的都老实了。\"

闻焕章拿着学子们算的账进来:\"公田的收成,比预估的多了两成;义仓里,百姓存的粮已够半个月荒年用;汤隆的铁铺,新打的犁发下去三千把,还在赶工。\"他指着账上的数字笑,\"最可喜的是,这月报案的,十桩里有八桩是丢鸡丢鸭,再没见过因没地饿死人的案子。\"

傍晚时,王伦站在城头,望着夕阳下的田野。新插的秧苗在风里晃,像无数支小绿箭。田埂上的木牌整整齐齐,百姓的炊烟一缕缕升起来,比三个月前密了一倍。蒋敬带着算科学子往城里走,个个背着的册子里夹着新画的田图,少年们的笑声撞在城砖上,脆生生的。

\"蒋先生,\"一个少年问,\"咱分完了田,接下来做啥?\"蒋敬摸了摸他的头:\"分田是根,接下来要算好账——哪家的田收成多,得记下来学经验;哪家的田减产,得找原因。等秋收了,咱还得按收成定役期,多收的多出力修渠,少收的少出役,这才叫公平。\"

王伦听着,忽然想起放榜那日,陈默看着田埂木牌的样子。如今,那些木牌换成了更结实的,田契被百姓藏在枕下,占城稻的嫩芽在土里憋着劲长。他转身往回走,州衙的灯亮了起来,朱武正在改新的《农时表》,闻焕章在写《执法案例》,册子里的\"务实\"二字,正顺着田埂、渠水、炊烟,往八州的每一寸土地里钻。

就像地里的根,看不见,却在悄悄往下扎,要撑得起往后的风雨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