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第127章
新厂这边的招工事宜也提上了日程。
丁彩叶还是优先考虑从红星技校选, 毕竟有基础,能缩短培训时间。
确定好目标, 就给红星技校那边打了个电话, 说了自己想招工的情况,技校那边自然是一百个支持,甚至还上报了校长, 校长周红星又亲自给丁彩叶回了个电话, 确认她的招工条件和需要的学员数量。
之后在电话里商量,能不能就这次合作让报社那边做个专题报道?
主题就以解决岗位问题为主,也算积极向上, 充满正能量。
但报道过程中自然也会提到红星技校, 也会提到禾香食品厂, 无形中做了宣传, 也可以做成两个单位的光辉点挂到荣誉墙上。
周红星在电话里表示:“人我来找, 我会尽量申请让记者同志尽量多的宣传你们禾香品牌。”
“可以!”丁彩叶挑挑眉, 答应的无比脆快,宣传啊, 他们现在还真挺需要。
到了定好的时间, 丁彩叶开车带上郭大雷以及徐静、王燕和刘霞她们一起去了技校。
她们都是从技校出来的, 之后蛋糕店缺人手,联系的也是以前的同学,帮好几个同学安排了工作。
如今徐静她们在技校老师那里都挂了号。
学校的‘优秀学生墙’上也有她们的照片, 有职位更新也会及时变化,当成成功案例, 用做招生时的宣传。
这回招工规模大, 她们跟丁彩叶一起回来, 远远的就看见学校大门上方拉的横幅。
学校领导在门前站了一排。
徐静有点压不住脸上的喜色, 她坐在副驾驶上,转头小声跟王燕她俩道:“快看,还拉了横幅。”
虽然这排场主要欢迎的不是她们,但还是让几位姑娘有点激动。
两条横幅:‘热烈欢迎金穗禾食品公司总经理丁彩叶同志莅临本校考察指导工作’,以及‘热烈欢迎禾香食品厂厂长郭大雷同志莅临本校考察指导工作’
车子停下,校领导就迎了上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丁总,你好你好,欢迎欢迎!”
“郭厂长,你好你好,欢迎欢迎,里边请!”
“周校长好,王副校长好,孙主任……”丁彩叶跟郭大雷在徐静的介绍下,挨着跟大家握手,打招呼,客气而热络的寒暄。
烘焙班的老师,跟徐静王燕她们聊的热乎,悄悄说:“同学们都特别高兴,都很开心,几乎全部的人都愿意参加你们的面试,主要还是你们禾香现在太火了……”
如今在商安,提起禾香谁不知道?
中秋节他们的月饼广告弄的可火了,王燕也是在电视上露了脸的,校长还专门组织大家看了一次。
这回跟以前招仨俩的形式不同,这次是大量招人。
周红星动用了自己的老关系,报社那边也答应过来采访,给他们做专题报道。
这其实是双赢的事。
学校想抓着这个机会让大家认可自己的实力,方便后期招生;丁彩叶这边则可以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和新厂。
说实话当时周校长提的时候她还真没想到,毕竟丁总最近太忙了,脑子里全是事,还要挨着排步骤,今天做什么、去哪儿;明天做什么,等等,根本疏忽了宣传的事。
这回对丁彩叶来说有点意外之喜了,毕竟现在他们禾香正在遭受友福跟万发的双重冲击。
曲奇饼干系列虽然整体销量对比起步阶段已经翻了N倍,可还是被这俩厂子推出的曲奇饼干分走了大半流量。
如今有个再次露脸的机会,她自然乐意配合,还提前打了好几遍腹稿。
当然,接受采访时也没有过于得意忘形光宣传自家品牌,也没忘了这次的主题。
她本人在采访中表示,她有信心将品牌做大、将工厂做大,将来厂区扩展还会优先考虑技校的优秀学生,她非常愿意给这些努力学习的人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
中途插两句商业互吹,还顺口夸赞了下从技校出去的厨师以及面点工,在自己餐厅里工作有多努力,技校老师多么会培养人才云云的。
这样在歌颂技校的同时,又顺便宣传了一下自己的餐厅。
希望记者同志别给她剪掉就好。
还有几句对郭大雷的采访,他作为万发退休厂长去担任一家私营企业厂长,多少有点故事性,记者还故意问他为什么从万发退下来后会选择一家私人企业?
同行业都是竞争对手,他作为万发前厂长和禾香现厂长,怎么去看待这两个品牌的竞争。
郭大雷也不含糊,表明他愿意接受禾香的返聘是因为欣赏丁彩叶在甜品这方面的天赋,对其不吝赞美。
至于竞争,同行业竞争在正常不过,有竞争才有进步。而且,他们虽然是私人企业,可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却遥遥领先。
就连市面上现在最火的曲奇系列饼干,就本地市场来说,是他们禾香率先推出的。
记者从他略带自豪与骄傲的语气里明白了他的态度。
到了采访周校长那里,人家在着重自夸之余,也进行了一番商业互捧,彼此夸的还算挺愉快。
报道第二天就出了,‘禾香’‘橙品’这俩名都给她带了;还提到了郭厂长的‘前世今生’,就‘前世今生’引到郭大雷昨天接受采访时提到的曲奇系列饼干在本地市场来说,禾香是第一个推出的,如今也是他们的主打产品。
不过巧妙的是,记者提到郭大雷的‘前世’时,只用了某国营食品厂,没带万发的名字。
再来就是技校那边的报道。
其余大部分篇幅主要是在谈技校跟私人企业合作带来的正面影响。
非常正能量的一片报道。
丁彩叶特意买了两张,一张收起来,万一将来公司做大了,这也是她成功路上的一个小亮点。
另外一张,她单独把报道剪下来,找人做了相框挂墙上,挨着她跟技校领导们的合影。
报道一出来,禾香的曲奇系列订单直线上升。
他们饼干的口味本来就是三个品牌里最好的,只是那两家为了跟禾香竞争,把价格放低,短时间内占了点优势。
不过早先吃过禾香饼干的,在尝过友福跟万发的之后,还是重新投进禾香的怀抱。
可有些人买来是为了走亲戚送人,看那两家的包装也不错,又是当地有名的老牌子,况且价格还比禾香的低,所以在挑选的时候会更侧重那两家。
很多买来自己吃的,大部分还是选择禾香。
这次报道一出,禾香的知名度再次上涨,周边区县主动打电话来要货的多了起来。
还多了一批‘家属粉丝’。
那些被厂里选中的学生家属,高兴之余都跑去买饼干了,还自发的跟周围亲戚朋友夸赞禾香的产品,无形中又多了一条宣传渠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