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必有古怪(1 / 2)
他的妻说,世家子弟若不曾与百姓感同身受,却口口声声心系百姓要救民于水火,不过是权贵的傲慢,荒谬至极。
从古至今需要被拯救的从不是百姓,是皇权。
元家便是得到百姓托举才顺利得到江山,她说民意才是历史的推动者。
护百姓就是护皇权,只享受权力不承担义务的皇族,是随时会被百姓推翻的,如同前朝。
她不会拿一心为天下黎庶往自己脸上贴金,衬托自己虚假的高尚与伟大。
他的妻集权于手,要的……是能在大昭毫无阻碍地施展抱负和野心。
最终理想,是使元家江山能国祚万年不朽,永不被推翻。
他的妻还说,庙堂太高,百姓们的声音和悲喜,君王听不见也看不见。
所以她不想听那些成日将为国为民挂在嘴边,却不做实事的朝臣说了什么,她想听万千百姓说了什么,这关乎元家江山安稳与否。
前朝亡国的前车之鉴,元扶妤再清楚不过。
要达成所期,必得确保大昭国富民强,必得确保大昭海晏河清,四海承平。
所以元扶妤的条条国政,都是为集权、富国、安民。
“崔姑娘!大捷!大捷……”裴渡拿着最新传回的战报跨进来,见谢淮州身披外袍坐在床榻边缘,裴渡满目惊喜快步走到床榻旁,看了眼元扶妤,双手将战报奉到谢淮州面前,“大人醒了!看来双喜临门!大人……前方战事大捷!”
元扶妤看着因谢淮州醒来满目喜意,却丝毫不关心谢淮州伤势,也不去请董大夫的裴渡……
裴渡还当真如谢淮州所言,只关心谢淮州的生死,不在意谢淮州疼痛与否。
元扶妤从裴渡手中拿过战报,同裴渡道:“去请董大夫过来给谢大人瞧瞧。”
裴渡见谢淮州当垂眸喝茶,并未怪罪元扶妤率先拿走捷报,应声去找董大夫。
元扶妤一目十行看过捷报,眼底掩不住喜意:“大小战役六战六捷,苏子毅已与突厥王庭细作取得联系,随后郑江清打算直入突厥王都,他这是要速战速决。”
元扶妤从谢淮州手中接过茶盏,将战报递给谢淮州。
谢淮州目光落在战报之上,却问:“你对王氏一族的产业有兴趣?”
谢淮州既然提到了这一茬,元扶妤便不打算藏掖:“我想借助王家的产业扩大崔家商路,重建校事府情报网。”
虽然,她死后谢淮州已经尽其所能保住消息网,将校事府并入玄鹰卫。
但,还是折损大半。
不过元扶妤曾经能在短短几年内让校事府消息网遍布大昭,如今有崔家做依托,她重建消息网也并非难事。
谢淮州抬眸看向元扶妤。
元扶妤随手将茶盏放在一旁,语声温和:“当初长公主看到了前朝弊端,世家垄断讯息,让皇命出不了京都,暗地里架空君权,后来长公主推行新政,政令难达州县,长公主遗志,消息网必须重建。”
·
谢淮州伤重无法为小皇帝授课,小皇帝元璟律已将元云岳送到他案前的书籍批注看了无数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