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章 东北大学:全国书画预展(2)(2 / 2)

加入书签

“这些收藏品多来自浙江绍兴、杭州、嘉兴、慈溪、湖州、金华、镇江、温岭、桐庐,江苏南京、苏州、无锡,陕西铜川、西安,山西长治、万县、太原、洪洞,湖北汉阳、襄阳,湖南长沙、永州,河南洛阳、开封等地。还有来自安徽、广东、满洲、江西、山东琅琊等地的《兰亭序》收藏品。东北大学王羲之暨《研究会》分布在全国各大院校会员,家传或民间收藏的藏本。”

王至诚站在一旁,连连为他们点头,然后联想爷爷摹临《兰亭序》的过程:爷爷先沏上香茗,看那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腾,茶芽舒展,时沉时浮,沸水的颜色由浅而深,由淡而浓,品着香茶的不同味道,或涩、或醇、或香、或甘,想象着书画运墨中的横竖撇捺,上下虚实,忽而灵感骤现,挥毫泼墨,那将是多么的酣畅淋漓。

观众们欣赏着拍手叫好,那场面,真真的“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人间仙境是也。然而,当田园告诉:这里展出的每一件王羲之《兰亭序》的版本不过摹本的照片,唯有民国书家的《兰亭序》为书画家亲笔。

大家听后不免有所失望,有人质疑为什么欺骗观众?为什么不拿出来。

田园不由说出:“在收藏的作品中还有来自日本的唐朝鉴真本、元朝吴炳藏本(定武本)和赵孟頫藏本(独孤本)。”

“怎么是日本的?本来就是中国的。”一位参观者喊着。

“鉴真带去应该是《丧乱帖》,而非《兰亭序》。”一位参观者说。

“无外乎‘骗’、‘盗’或‘抢’。”第三位参观者说。

田园说:“不管怎样到了日本,《丧乱帖》和北京博物馆珍藏的《兰亭序》一样珍贵。……”

“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兰亭序》和《丧乱帖》不一样。”王至诚怕田园说出一些真相赶忙走过去,说,“在日本的王羲之《丧乱帖》恐怕是书圣唯一的真迹,而北京故宫的收藏本,不瞒大家,最多是唐朝的摹本而已。非真迹。”王至诚借势讲起《兰亭序》的家传、失踪和李世民寻找真迹以及历代盗卖不惜掘墓的故事。

参观者并不买王至诚的账,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了那些《兰亭序》的版本?”

“既然有照片,就应该展出来,不能拿一些照片搪塞大家吧。”

柳叶倒是聪明赶忙过来,让参观者情绪稳定下来,接着说:“当今军阀混战,土匪猖獗。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人并没有停止对我国文物的所谓考察。我们考虑文物保护本身,对于重要的、可以算得上国家一、二级文物,我们只能用摄影图片的形式展出,望大家海涵。大家随便转一转,看一看。”

“即使我们复制大师的书画成千上万次,如果只是模仿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大师的自由、自由、勇气和创新,那也只是一件皮毛而已。实千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是十万八千里了。”藤原朴田来到王怀兰的《兰亭序》之前,频频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