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凤钗斜簪红痣明槐下交杯融旧冰念安痣似花初绽薪火相传(2 / 2)

加入书签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温暖。顾晏辰在镇上开了家书铺,每天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他教得认真,孩子们听得入神,书铺里总飘着墨香和笑声。我则在书铺后面开了个小小的药圃,种着些艾草和茉莉,偶尔给镇上的人看看小病,日子过得像流水一样,缓缓淌过。

那天,我正在药圃里除草,顾晏辰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封信,脸上的表情又惊又喜:“微晚!你看!”

是京城来的信,说皇上重审了所有军粮案,追封了所有冤死的将士,还下旨将将军府和沈府的家产全部充公,用来抚恤边关将士的家属。信的末尾,是京兆尹的亲笔:“林姑娘与顾侯爷功德无量,苍生有幸。”

我看着信,突然想起母亲账册里的那句话:“若能护微晚周全,我愿折寿十年。”原来母亲的心愿,早已在不经意间实现了。

顾晏辰从背后抱住我,下巴抵在我的发顶:“你看,天都在帮我们。”

风拂过药圃,艾草和茉莉的香气混在一起,清新而温暖。我知道,那些沉重的过往,终于变成了滋养新生的土壤。

那年冬天,江南下了场大雪。我和顾晏辰坐在窗边,看着雪花落在老槐树上,像给它披了件白棉袄。我怀着身孕,肚子已经显怀了,顾晏辰正给我剥橘子,指尖小心翼翼的,像在对待稀世珍宝。

“你说,孩子会像谁?”我摸着肚子,笑着问他,“要是像你,就得教他舞剑;要是像我,就教他绣花。”

顾晏辰放下橘子,轻轻摸了摸我的肚子,眼睛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像你最好,左眼尾也长颗红痣,像朵开在眼角的花。”

我笑着捶了他一下,眼泪却掉了下来。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书铺里的孩子们在堆雪人,笑声像银铃一样。远处的祠堂飘起袅袅炊烟,守祠堂的老头正和赵大娘一起,给牌位前的香炉添新香。

孩子出生在第二年的春天,是个女孩,左眼尾真的长了颗红痣,像极了我。顾晏辰抱着她,手都在抖,嘴里反复念叨:“像她娘,真像她娘……”

我靠在床头,看着他们父女俩,突然觉得心里很满。老大夫来给我诊脉,笑着说:“我就说这痣是福气吧!你看,可不是一辈传一辈?”

顾晏辰给孩子取名叫“念安”,意思是“思念平安”。他说,要让她永远记得,那些为了平安付出的人,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真相,那些用爱和勇气换来的新生。

那天晚上,我抱着念安,坐在窗边看月亮。顾晏辰坐在我身边,给我讲他母亲的故事,讲我母亲的挣扎,讲那些边关将士的英勇……月光落在我们身上,软得像江南的水。

很多年后,念安长大了,成了个活泼开朗的姑娘,总爱缠着顾晏辰,让他讲当年的故事。顾晏辰就会拉着她的手,指着院中的老槐树,讲起京城的侯府,讲起柴房的暗洞,讲起那两本账册,讲起我脸上的红痣。

“所以,”念安眨着眼睛,摸着自己左眼尾的红痣,“红痣是英雄的记号吗?”

我和顾晏辰相视一笑,眼里都闪着泪光。是啊,红痣是记号,是那些在黑暗里挣扎过、在仇恨里觉醒过、在爱里重生过的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温柔记号。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老槐树上,也洒在我们一家三口身上。念安在院子里追蝴蝶,笑声像银铃一样。我靠在顾晏辰肩上,看着她奔跑的身影,突然明白:最好的复仇,从来都不是毁灭,而是带着爱和记忆,好好活下去。

而我左眼尾的红痣,会永远记得这一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