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秦的菜篮子工程(2 / 2)
后面的话没说,但阎乐已经感到一股寒气。他立刻躬身:“诺!臣定当转告太后,严加约束!”
章台宫后院角落,一个迷你版的“科学养猪示范基地”热火朝天地开建了。在李薇的亲自监工(瞎指挥)下,一个用石头和木头搭建的、带遮雨棚和“离地地板”(几块厚木板)的小猪圈诞生了。少府送来了豆粕、麦麸,小豆子带着人挖野菜、割苜蓿,还弄来一桶酒糟准备发酵。
太仆派来的老圉人姓孙,一脸褶子,看着这“豪华猪舍”直嘬牙花子:“太后……这……这比小老儿睡的草棚子还讲究!养头豚,至于么?”
李薇叉着腰:“孙伯!你不懂!这叫科学!投入才有产出!快去把咱们的‘猪坚强一号’请进来!”
“猪坚强一号”是一头精挑细选的半大黑猪,被几个宦官连哄带吓地赶进了新家。小猪显然没见过这么“高级”的住所,有点懵,在干净的木板上嗅来嗅去。
李薇立刻开始实践她的科学饲养法:
*早上:青饲料(苜蓿+野菜)切碎。
*中午:精饲料(豆粕+麦麸)混合,加点盐(奢侈!)。
*傍晚:发酵饲料(酒糟+米糠+水,密封了一天,味道……一言难尽)。
小猪起初对新饲料有点抗拒,但架不住饿,尝了几口发酵饲料后……竟然哼哧哼哧吃得贼香!
孙伯看得目瞪口呆:“嘿!奇了!这馊水……哦不,这‘发笑饲料’(发酵),豚崽子这么爱吃?”
李薇得意:“科学的力量!”
然而,科学养猪的第二天就出了幺蛾子。小猪可能吃得太好(或者发酵饲料没控制好),有点拉稀。李薇急得团团转,翻着她那本“农业宝典”(自制的笔记),想起“驱虫”和“止泻”的土方。
“孙伯!快!去找点南瓜子!捣碎了拌饲料里!再弄点石榴皮煮水!”李薇指挥若定。
孙伯颠颠儿地去了。小豆子负责煮石榴皮水。小猪喝了加了南瓜子粉的饲料和石榴皮水,下午果然精神了不少。
李薇松了口气,叉腰站在猪圈旁,看着哼哧哼哧的“猪坚强一号”,豪情万丈:“好好长!长到三百斤!你就是哀家献给王上的第一块‘科学腊肉’!证明哀家除了会煮盐熬钱,还能让大秦百姓碗里有肉!”
就在这时,小猪似乎为了回应太后的期许,猛地一拱,撞开了简易栅栏门,嗷嗷叫着冲了出来,直扑向李薇……晾在后院的、刚抄好的几沓纸!
“我的纸!”李薇尖叫。
“拦住它!”小豆子大喊。
“哎哟我的老腰!”孙伯慢了一步。
黑甲身影一闪(黑芝麻团子无处不在),一个漂亮的滑铲,险险在小猪即将祸害纸张前把它拦腰抱住!
小猪在壮汉怀里疯狂挣扎,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它本来就是猪)。李薇看着满地狼藉(主要是被吓掉的纸),再看着英勇救纸的黑甲和嗷嗷叫的小猪,悲愤地扶额:“科学养猪……任重道远啊!” 她仿佛看到,自己的“腊肉”计划,充满了不可控的变数(和猪突猛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