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稷下风云(1 / 2)
齐国,临淄。稷下学宫,天下英才汇聚之地。春日暖阳下,论辩之声此起彼伏,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在靠近学宫西门的一处清雅茶舍内,一位身着素色儒衫、气质温润的青年士子,正独自临窗而坐,面前摊开几卷竹简,手中毛笔不时记录着什么。此人正是黑冰台密探“子稷”,化名投于一位齐国儒师门下,以游学为名,目标直指李斯。
经过数日观察,“子稷”已摸清李斯的活动规律:每日辰时必至学宫藏书楼查阅律令典籍,午时在固定食肆用饭,下午则流连于法家与名家论辩的“明法台”。李斯为人低调谨慎,不轻易发表激烈言论,但听人论辩时眼神专注锐利,偶尔插言,必切中要害,显露出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一日,“子稷”算准时间,在李斯常去的食肆“临风阁”“偶遇”。他故意选在李斯邻桌,点了一壶清茶,几样小菜,然后“不经意”地将一卷写满批注的《秦律》竹简“遗落”在桌角。
果然,李斯的目光被那卷明显是研究秦律的竹简吸引。他犹豫片刻,主动开口:“这位兄台,此简可是你的?”
“子稷”仿佛刚发现,连忙拾起,歉然道:“正是正是,多谢兄台提醒。在下子稷,初至临淄,见此地学风鼎盛,特来瞻仰。见这《秦律》精妙,一时忘形,倒让兄台见笑了。”
“精妙?”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秦律以严苛峻法着称,兄台何以言其精妙?”
机会来了!“子稷”精神一振,放下竹简,正色道:“严苛是表,精妙在里。秦律条目之详,执行之严,赏罚之明,实乃富国强兵之根基!譬如这《田律》、《厩苑律》,对农事、畜牧规定之细,奖惩之明,看似繁琐,实则是将国力根基纳入法网,杜绝怠惰,激发民力!再如《军爵律》,以军功定爵禄,打破世袭,唯才是举,此乃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不二法门!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秦以法立国,以法治国,此其所以强也!” 他这番言论,半是真心(受黑冰台培训),半是投李斯所好(知其推崇法家治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