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巴蜀道难(2 / 2)

加入书签

这方案既维护了嬴政的最终裁决权,又给了实务专家(墨家)一定的参与空间,同时引入了廷尉署的监督,平衡了各方诉求。李斯、少府监、相里勤思索片刻,均觉可行,齐齐称是。

议事毕,众人告退。相里勤却稍作停留,待他人走远,才向帘后低声道:“太后,楠木运输之困,实乃心腹大患。臣在巴蜀,曾闻当地有老船工提及一古法,名曰‘羊角小拖’。乃以坚韧山藤或竹索,缠绕巨木一端,另一端固定于岸边坚固木桩或巨石,再以绞盘或人力,一寸寸将巨木拖拽入水较深、水流稍缓处,再行扎排。此法虽慢,但损毁可降至十一。然……此需大量精通此道的山民水手,且沿江需有稳固的拖拽支点……”

李薇眼睛一亮!“羊角小拖”?这不就是原始的牵引方法吗?虽然原始,但比相里勤之前描述的“冒险冲滩”靠谱多了!关键在于人力和沿江的固定点!

“人!需要人!熟悉水性、山势,懂得架设绞盘和固定支点的巴蜀当地人!”李薇的思路瞬间打开,“钜子,若哀家向王上请旨,在巴蜀当地,尤其是朐忍、鱼复(今重庆奉节)等地,以‘工爵’为引,招募熟谙此道的山民、船工,组建专门的‘楠木输运’之工,归你节制调度!由他们负责从伐木点至大江可通航处的拖拽转运,朝廷按木计价给付‘工券’或钱粮。待楠木扎排进入大江主航道,再由朝廷水军接手,护送至关中。如此分工协作,分段负责,可否?”

相里勤闻言,眼中爆发出巨大的光彩:“太后明鉴!此策大妙!分段负责,各专其长,以‘工爵’与钱粮招募当地熟手,必能事半功倍!损毁定可大降!臣只需在关键节点设立墨家弟子监理,统一标准,确保安全与木材无损!” 困扰多日的难题,似乎看到了破解的曙光。

“好!”李薇心中阴霾稍散,“你速去完善此策细节,连同所需钱粮、招募人数预估,写成条陈。哀家亲自去向王上分说!”

然而,就在李薇为楠木运输找到一线希望时,章台宫卫率阎乐带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追查哑婆踪迹的密探,在咸阳南市一处专售荆楚药材的偏僻小铺,发现有人近期多次购买一种名为“钩吻”(即断肠草)的剧毒草药,购买者身形佝偻,以布巾裹头,付钱时露出的手背上……赫然有一块扭曲的烫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