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金楠初成与毒影(1 / 2)

加入书签

材官库的焦糊味尚未散尽,章台宫的气氛却因嬴政那道“挖地三尺”的旨意而绷紧至极限。廷尉署和卫尉军的缇骑如同出笼的猎犬,以亥的自尽和那块芷阳宫腰牌为起点,在庞大的咸阳宫苑及少府各属衙内展开了近乎刮骨疗毒般的清洗。任何与“亥”有过交集、与芷阳宫有旧、籍贯存疑或通晓楚地方言的低级官吏、宦者、杂役,都被纳入严查范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股肃杀之气也波及了少府监。材官库大火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让嬴政震怒,少府监被严厉申饬,罚俸降职,其下多名属官因失察被罢黜。嬴政借此机会,将少府中几个被怀疑与旧楚系有牵连的中层官员直接投入廷尉诏狱。一场无声的血雨腥风,在咸阳宫墙之内弥漫开来。

在这高压的氛围下,李薇将自己关进了远离宫闱纷争的少府工坊深处。材官库的损失需要弥补,相里勤在巴蜀的招募和楠木转运需要源源不断的后方支持,而最关键的,是必须尽快拿出足够份量的“金楠脂”成品,证明这一切投入和风波的价值!她几乎是住在了工坊里,亲自盯着墨家弟子和匠人们利用抢救出来的“蚀液”和后续运抵的少量楠木,一遍遍试验、调整“金楠脂”的熬制工艺。工坊内日夜炉火不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楠木异香,掩盖了宫中的血腥味。

十日后,当第一批严格按照新工艺标准、色泽纯正金琥珀、质地均匀如凝脂的“金楠脂”成品被小心翼翼地盛入特制的漆盒中时,整个工坊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李薇抚摸着漆盒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里面膏体那令人心安的温润质感,连日来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一丝舒缓。这不仅是技术的成功,更是她在权力风暴中稳住阵脚的基石。

嬴政的视察来得毫无预兆。他依旧是那身玄色深衣,只带了寥寥几名心腹侍卫,如同巡视自己领地的头狼,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工坊门口。他没有去看那些欢呼的匠人,目光直接落在了李薇手中那盒新成的“金楠脂”上。

“成了?”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托王上洪福,幸不辱命。”李薇恭敬地将漆盒奉上,并示意匠人呈上几件涂抹了“金楠脂”的样品:一块饱经风霜的旧船板,一柄新制的皮甲,还有一小截用于测试的青铜剑刃。“王上请看,此物防腐、防蛀、防锈之效,远超桐油、生漆。涂抹后器物光亮润泽,历久弥新。用于宫室梁柱、车船器械、兵戈甲胄,乃至棺椁封存,皆有奇效!”

嬴政拿起那截涂抹过的青铜剑刃,与旁边未涂抹的对比。涂抹过的部分,在昏暗工坊的光线下依旧泛着内敛的光泽,毫无锈蚀痕迹,而未涂抹处已隐隐有铜绿浮现。他又用手指捻了捻船板和皮甲上那层薄而坚韧的透明膏膜,触手温润,毫无黏腻之感。

“耗费几何?”嬴政放下样品,问得直指核心。

“回王上,”李薇早有准备,“金丝楠木虽珍稀,然其‘蚀液’经墨家秘法反复熬炼提纯,得脂率已提升。一株成年楠木所出‘蚀液’,辅以桐油蜜蜡,可得此上品金楠脂约十斤。若用于宫室大木,可保百年不朽;用于兵戈甲胄,效能亦远超寻常养护之物。长远计之,实为省费之举。若能解决楠木输运之困,扩大制取,其均摊之费,还可大降。” 她将成本与长远收益算得清清楚楚。

嬴政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工坊内那些因君王亲临而紧张得大气不敢出的墨家弟子和匠人,最后又落回李薇脸上。那眼神依旧深邃难测,但李薇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近乎满意的神色。

“善。”嬴政终于吐出一个字。他拿起那盒成品“金楠脂”,“此物,列为少府专营之国器。一应制取、储存、调用,皆由少府钱监下设‘金楠署’统管。” 这是将生产和经营权正式纳入国家机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