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农桑初议(2 / 2)

加入书签

她的务实和谨慎赢得了在场老农和农官们的认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激动道:“太后思虑周全啊!选种、积肥、修陂塘,都是咱庄户人盼着的好事!就是这‘熟肥’……官府真肯管这事?那城里贵人们的污秽之物,以前可都是随意倾倒,臭气熏天的!”

“老人家放心,”李薇正色道,“此事关乎田地产出,更关乎城邑洁净,少府会专设‘司肥’小吏负责此事,务必办好!若有官吏敷衍塞责,诸位尽可来告哀家!” 她给出了承诺和监督渠道。

初步共识达成,议事厅的气氛热烈起来。众人开始讨论具体实施细节,如“劝农吏”如何选拔,“种子田”大小如何划定,“熟肥”堆沤的具体方法等等。李薇认真倾听记录,适时引导,展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正当议事渐入佳境时,一名来自内史府、负责观测天象和物候的星官,面带忧色地匆匆求见。

“启禀太后,诸位大人,”星官行礼后,声音带着忧虑,“下官连日观测星象及田间物候,结合历年记录,恐……恐今岁关中,有蝗患之虞!”

“蝗患?!”满座皆惊!

李薇的心猛地一沉。蝗灾!在古代农业社会,这是比旱灾水患更可怕的灭顶之灾!遮天蔽日的蝗虫所过之处,赤地千里!她瞬间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发生在秦王政四年(即今年)的那场大蝗灾!历史,难道终究无法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