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学校(2 / 2)

加入书签

他已经不只是圈子里的艺人,更是上桌的资本本身,所以说出那句“我投资的剧,轮不到他们撒野”时,他是有底气的,别人也是相信的。

———

和夏扶光想的一样,进入大学后,余晖像只短暂获得自由的小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上京戏剧学院的大一,原则上是不允许请假时间太长出去拍戏的,所以大一的上学期,他爸妈只安排了一些假期去做的工作,他得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校里。

老师讲课也是新奇的,这跟他之前遇到的表演老师不一样。有的剧组是会请表演老师指导的,他艺考前也参加了针对考试的艺考集训,可是和大学里从头、按体系讲课的老师都不同。

但他最喜欢电影鉴赏课,老师会给他们分析优秀的电影,从剧本、分镜、打光、镜头语言、演技……

正好今天的电影鉴赏课分析的是夏扶光的出道作,他17岁那年作为主角出演的文艺片《远方的回声》。

在这部电影里,夏扶光扮演的是一位和父亲有矛盾的少年,在父亲去世后,他通过一封未寄出的信,追寻父亲年轻时的足迹,逐渐理解父爱和生命的意义。

当时夏扶光还是个高中生,在书店买书时被导演遇见,导演惊为天人,热切邀请他出演。据说夏扶光文化课成绩很好,并不打算入行,所以先是拒绝了,但导演太过执着,总之,被磨了几天后,他才答应出演,然后用了半个暑假的时间拍完。

电影本身的剧情比较平淡,当时导演也不出名,谁也没想到,夏扶光撑起了那部电影,然后凭借里面的角色拿下了几个新人奖。

评价起他来,讲台上的老师一点儿没掩饰自己的欣赏,夸赞:“夏扶光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远方的回声》最出彩的便是选对了演员,电影里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他的个人镜头,这对演技要求特别高,但是他完全撑住了。”

余晖听得心生向往。电影圈比电视剧圈还要难混,但夏扶光的起点就是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的新人奖和国内电影类奖项新人奖大满贯。

他现在18岁,戏龄12年,连一个奖都没拿过。

老师对于一些演技的细节处也有点评,让原本看过这部电影的他,对夏扶光的演技水平又有了更新认知。

除了学习之外剩下来的大部分时间,余晖都在认真看剧本,研究颜沛这个角色。

他也就更觉可惜:那天短暂出现在试镜现场的夏扶光并不参演,他只是投资人。

不过对于余晖而言,《陌上郎》依旧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许晋川是大公司力捧的新人流量,长得好看演技一般,余晖觉得自己好好表现,也能乘上东风。

哎,也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和夏扶光合作了。

至于指望夏扶光能否到片场,然后有机会指导一下他的演技,那纯粹痴人说梦了——传闻夏扶光极有距离感,他可能对写出好剧本的新人编剧、有实力的新人导演有好脸色,但对于他们这种小演员,一向没什么特别的,只维持面子上的友好,比如天热了请吃雪糕,买点儿奶茶之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