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石马传闻引臆猜,寒贳村醪破清戒(2 / 2)
南村有位董天士,世人多知其号而不知真名。他身为明末书生,与先高祖相交莫逆,二人常以诗文唱和,情谊深厚。先高祖所着《花王阁剩稿》中,四首悼念天士的诗作,字字泣血,将这位奇士的一生勾勒得淋漓尽致。
首诗\"事事知心自古难,平生二老对相看\",道尽二人知己之缘。犹记那日,先高祖正执箸用餐,忽接天士遗札,惊得手中碗筷当啷落地。他星夜兼程赶往荒村,却只见到友人尚未入殓的棺木。屋内残稿散落,新绘的画册未及收拾,变卖财物竟只余一顶破旧儒冠。天士生前如黔娄般清贫,死后亦无他求,仅需两幅布衾裹身,这份安贫乐道的风骨,令人唏嘘不已。
\"五岳填胸气不平,谈锋一触便纵横\",将天士的傲然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胸中似藏五岳,纵论时事时锋芒毕露,所幸未遇黄祖般的暴徒,才得善终。平日他常开窗邀月入室,拄着藜杖独行避世,尘世喧嚣不入其耳,只愿驾鸾飞向紫府仙境。这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在乱世中更显珍贵。
\"百结悬鹑两鬓霜,自餐冰雪润空肠\",描绘出天士清苦却自在的一生。他身着补丁摞补丁的粗衣,两鬓染霜,以冰雪般的心境滋养空荡的肚肠。一生清冷如秋冬,从未沾染过绮罗繁华。偶尔因馋酒赊饮,破了清修之戒,晚年栖身僧舍,倒觉如归故里。离世时洒脱从容,无需世人繁文缛节的吊唁。
\"廿年相约谢风尘,天地无情殒此人\",倾诉着先高祖的深切悲恸。二人相约远离尘世,无奈命运无常。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天士遁入空门寻求解脱,却仍未能逃过生死大限。先高祖暮年丧友,看着关河动荡、战火纷飞,抚着自己斑白的鬓发,只盼老友泉下有灵,莫忘白杨树下那座孤寂的坟茔。
县志中竟未为这样一位奇士立传,想来是编纂者未能得见先高祖的悼亡诗。民间相传,天士离世后,有人在泰山脚下见他骑着毛驴悠然前行。呼喊声中,他头也不回,身影转瞬被老树遮蔽。有人说这是尸解登仙,有人疑是相貌相似的巧合。但以天士那遗世独立的性情,倒真像是得了仙缘,脱离尘世苦海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