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扇上宫词惹祸端,前世冤仇现世偿(2 / 2)

加入书签

即墨的杨槐亭前辈曾讲过一段奇事,说的是济宁有个少年,打小就被一只狐狸缠上了。那狐狸不知是何来历,每晚都要钻进少年的被窝,与他同枕而眠,亲亲密密的,像是再寻常不过的枕边人。

这事儿一缠就是二十多年,从少年总角垂髫,到长成二十多岁的青年,狐狸竟没有一晚缺席。家里人急得团团转,觉得这事实在荒唐,便教青年留起胡须,想借此断了狐狸的念想——毕竟成年男子蓄须,总该有几分阳刚气。可胡须刚冒出些青茬,夜里睡着时就被狐狸悄悄剃得干干净净;有时甚至还被狐狸往脸上抹了脂粉,醒来对着镜子一看,活脱脱一副脂粉气的模样,气得青年直跺脚。

家里人又请了道士画符念咒,折腾了好几回,符箓贴满了门窗,法事做了一场又一场,那狐狸却半点不惧,依旧夜夜前来,反倒像是故意较劲一般。

后来,正乙真人乘船路过济宁,青年闻讯,赶紧写了状纸拦在岸边,哭着求真人替他惩治这只狐狸。真人看了状纸,便写了文书给当地的城隍,让城隍查办。

没过多久,那狐狸竟自己找上门来,向真人申诉。当时没人能看见它的模样,可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清细的声音在堂中响起,娓娓道来前尘往事:“前世我本是个女子,这少年那时是个僧人。有一晚我路过他所在的寺庙,被他强行劫走,关在山洞里整整十七年,日夜受他屈辱,最后郁气攻心,含恨而死。我到阴间告状,判官判他在地狱受够了罪,转世投胎来还我的债。偏巧我又因别的罪过,堕入狐身,在山林里躲了百多年,一直没等到他。如今我修炼成形,正好遇上他转世成了这少年,才来向他讨还那十七年的债。等债期一满,我自会离开,不必劳烦真人驱赶。”

正乙真人听完,一时也没了办法,总不能强断这因果轮回的债。

至于后来那狐狸是否真在十七年期满后离开了,杨槐亭前辈也说不清。但这事传开后,人人都叹:世间的亏欠,哪怕隔了几世,终究是要一笔一笔还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