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END2帷幕之后(1)(2 / 2)

加入书签

对于奎芙莉知晓这件事的惊讶,她分毫也不表现出来,至于心里作何计较,就无人可知了。

“不过,那只眼睛已经死了吧。”

椎名弦道,“让死掉的东西重新焕发生机,这种事情也能够做得到?”

“没错。医学,很神奇吧?”

想到研发出药物的宫野志保,贝尔摩德笑容变淡,还是对眼前人说,“不过对于奎芙莉你,这应该是个好消息呢。”

金发女人不直言椎名弦患有的“多发性硬化”这一不治之症,也不直言组织会如何安排,只道:“哪有人会舍得你这样的宝贝死掉呢?”

她嘴里的宝贝叫得很亲密,后面的话却略显刻薄:“不过,有些东西就像吊在驴车前面的胡萝卜,偶尔才能尝个味道。”

心中的猜想被验证的椎名弦并不生气,笑吟吟地反问:“难道在贝尔摩德你的眼里,我是驴子吗?”

贝尔摩德的意思,她差不多明白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在漫长的不到一年时间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组织研发出了返老还童的药物。

贝尔摩德作为一个永葆青春的人,可以大胆推测她和药存在重要的关系,因此会暂时失联。

不管她是试验品、那位大人的亲属,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才如此特别,只看结果,就是药物成功了。

BOSS可能已经使用,备受信赖的朗姆正排在队列中,其他的组织相关人士也有分一杯羹的机会。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关键技术掌握在组织手中。

意味着这是馈赠,也是枷锁,是拉拢、控制一部分人的工具。

椎名弦并不愉快。

稳定的天平迎来倾倒的风险,即使设法处理掉朗姆的隐患,重返年轻的BOSS……也就是乌丸莲耶,应该要有一番大动作了。

他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因为年老体衰、精力匮乏而使组织保持一个保守□□的半放养状态。

以当前已知事迹推测,椎名弦认为乌丸莲耶的外貌和性格本来就没有琴酒前辈那么“可爱”好哄,却还站在一个更高的,可以对其他人指手画脚的位置上,为天平持续带来不可预估的变化。

真是叫人厌烦。

这番变化中唯一的收获是返老还童的药物,这未必比得上卡bug般的世界循环规律,但也聊胜于无。

“听你的语气,是朗姆现在还没有恢复健康的意思?”

椎名弦喝了一口甜丝丝的红色传奇,紧接着就说道。

“是啊。在暂离岗位前,起码得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吧?”

贝尔摩德飞过来一个同样甜丝丝的眼神,笑道,“我可是一得到这个消息,就来告诉你了。”

金发女人的眼神黏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打探,她在考量,她清楚奎芙莉不是只驴子,但知道了这一切的对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奎芙莉的下一步动作,也决定了她的下一步动作。

椎名弦轻轻地、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那么,就让朗姆处理不完手头的事情好了。”椎名弦开诚布公,慢慢说,“返老还童,很好,但这是他永远也无法到达的真实。”

“不会让他回去了。”

分明是温柔的语气,贝尔摩德却隐隐闻到了一些杀气,她停了下,笑道:“要怎么做?”

“17年的羽田浩司案。”椎名弦说,“他一直很在意……一旦有人调查,他就会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紧张地跳出来。”

而椎名弦在这漫长的不到一年时间内,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相同的人,即使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相似的状况,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没有更多创意。

比如朗姆。

“网络上,似乎也有人在定期发布羽田浩司案的情报,她也会感兴趣的。”椎名弦又说。

“看起来,你比他更关注17年的那件事,倒是让我很惊讶。”

贝尔摩德一笑,随后思考,“她?那应该就是蕾切尔·浅香了。”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朗姆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念头的?贝尔摩德思绪百转,道:“奎芙莉,既然调查到了这种程度……你有方案了吧。”

她支起手望过来,试探说:“告诉我没关系吗?”

椎名弦也对她微笑:“不会全部告诉你。”

因为超越这个世界的超现实内容,说出来了也很难被相信。

“但,可以告诉你的部分,接下来我会全部告诉你。”椎名弦说,这反正由她界定。

贝尔摩德有疑惑。

为什么呢?为什么决定对她如此坦诚?

已经很久没人对她这样做过了。

尤其是,贝尔摩德知道双方的交情有多么空中楼阁,浮于表面,而奎芙莉也应该清楚她是个怎样工于心计,虚情假意的情报工作者。

她知道她的真面目和危险之处,但她还是说了。

……这一切在奇怪和可疑的同时,竟然也显得有些难能可贵。

“因为这是你的愿望。”

椎名弦用笃定,却不至于让人不快的口吻说。

当她决意维持天平平衡的时候,有时会保护组织的秘密,找出内部的老鼠,这使她和贝尔摩德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立面。

但当情况变化时,两人的目的就有很大部分重合了。

贝尔摩德就算不协助她,也不会揭穿她。

坦白是真心换真心,有时何尝不是一种必杀技呢?

“——也是我的愿望。”

椎名弦对新的同伴举杯,明明没有任何变化的微笑却让贝尔摩德挪不开眼,“所以,让我们一起实现,不是很好吗?”

……于是贝尔摩德也举起酒杯:“愿闻其详,亲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