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过的这么好?(2 / 2)
他在监狱里被关了接近四个月,才被放了出来。回到石泉村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去找原昭他们算账,结果去到的时候,发现原昭家里人走房空了。
后面一打听,才知道,向鸢在城里谋了一份差事,举家搬到县城去了。
之后,他就来县城看了看,谁知这么凑巧,一来就看到原昭和向鸢,还有罗南振。
刘二狗摸着下巴,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他得好好地想想怎么做才行。这个哑巴亏他是一点也吃不下去。
国庆假期很快就过去了,这个时代也没什么旅游,去哪都要开介绍信。因此,向鸢也只能在洧城转转,要么就是在家里躺着。
相反,向墨就开心得多了。
大院里多的是孩子,一到节假日,就拉帮结派的出去玩,回来的时候,还拿了不少东西什么,什么虾、螃蟹、泥鳅、小鱼之类的玩意,都是在河里捕的。
向鸢就把这些都做了,给孩子当当开胃小菜。但原昭在一旁看的十分心疼,按照他的话来说:
“你用的这些材料,个个都比这小虾小蟹要贵得多。”
可向鸢还是很开心,特别是看着原昭那心疼的模样,就觉得好玩。
没几天,又到了开学的时候。和往常一样,向墨跟着王小明上下学,两人早就是好朋友了。
向鸢也放心,厂区大院离小学不怎么远,孩子们走个十分钟这样,就能走到学校门口了。
“向墨,走快点,再晚点就迟到了。”王小明已经跑到学校门口了,看向墨还在左顾右望的,催促他道。
“来了。”向墨跟上王小明的步伐。
……
石泉村处。
向鸢几人离开石泉村已经两个来月了,村子里面也没什么关于原昭和向鸢的风声,也不知怎么的,这几天突然有些人讨论起来了。
“听说原昭现在在县城里过的可好了。”
“有人看到他们三个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
“现在他们都是城里人了,每个月领粮票的,那肯定能去国营饭店吃饭。”
“你们说,原昭和向鸢在城里面干什么活啊?”
罗大娘路过的时候,听到“原昭”两个字,停了下来,凑过去,不吭声地听着他们讨论起原昭和向鸢。
她当时只知道向鸢在城里找了个活计,就带着原昭还有罗南振那小子一起走了。
这城里生活,什么都要钱,她当初就一点也不看好,向鸢还硬要把罗南振也带着。现在过了两个多月,谁知道向鸢他们还真过的风生水起了?
“我家不是有个亲戚在城里的厂子里工作嘛?他说他知道这个向鸢,是什么娃厂的主任,可厉害了。
“我当时一听,就知道这个向主任,肯定是我们村出去的那个向鸢,我还确认了一下,年纪样貌都对得上。”
“哎哟,那可厉害了,年纪轻轻就能在厂子里当主任了。”
几个妇女七嘴八舌讨论着。
“他们真过的这么好?”罗大娘忍不住再问一遍。
她们一看是罗大娘,个个立马都闭上嘴,谁不知道向鸢和罗家那点事啊。而且这罗家在村里名声就不太好,罗彬更是天天打罗南振,搞得罗南振情愿跟着一个外人跑,也不愿意留在罗家。
那个亲戚在城里工作的妇女,显然就不怎么怕罗大娘,颇有些阴阳怪气地说:“哟,罗大娘,你也来听我们聊天啊。”
“快坐快坐。”
说着从旁边推来一张凳子,并说:“我听说啊,南振现在都上学了,可真有福气。”
罗大娘自然听出了她的讥讽,她挑了挑眉道:“那小子还真是走运,搁我们家那就真的是没钱上学咯。”
“南振现在跟着原昭,那是多好的事啊。”
罗大娘说的十分潇洒,说完就挑着东西往家走。
“这罗南振也不是罗大娘的亲孙子,她在意才怪呢。”一名妇女见罗大娘走远了,才开口说。
罗大娘嘴上说的漂亮,回到家的时候,对着正在干活的罗西振一顿骂,骂完又对着刚从外面回来的林凤花骂。
“这都多少年了,你也不再生个一儿半女。”罗大娘白了一眼林凤花,想到这个她就来气,林凤花带着两个娃嫁进来,这些年也没再生一个,
她打心底里,都不认罗西振和罗南振是自己的孙子,自己也只有东振这么个孙子。苏话都说多子多福,都怪林凤花这个不会生的。
“娘,你又在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林凤花好歹和罗大娘相处了这么多一年,这一下就知道肯定是外面说了些什么话。
罗大娘没拿正眼看林凤花,就说了句:“你那个小儿子,现在在城里面过上好日子了,都去学校上学了。”
“别人都说你这个做妈的,做的不好,还不如两个外人呢。”
林凤花听到南振的名字,慌神了一下。自从南振跟着原昭离开后,她再也没见到了,好歹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多少都有些想念。
“娘,奶,我回来了。”罗东振从外面回来。
罗大娘听到声音,连忙倒了杯水给东振,看他满头大汗的,问:“你这小子又到处乱跑,我让你去找二丫父母,你去了吗?”
“都两个月了,还没拿下。”
罗东振有些心虚的撇开眼,他今天出去压根没找牛二丫。牛二丫又胖又黑,吃的还多,那一只手臂胖的能压得自己喘不过气。
“奶,我先回房去了。”罗东振装着累了的模样,脚底抹油地走进房间里。
门外还传来罗大娘骂骂咧咧的声音。
罗东振躺在炕上,他今天出去,遇到刘二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