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服(1 / 2)

加入书签

不服

此言不虚, 臭味也能将人熏晕,要是再一个不小心晕倒在里头,出人命不是不可能。

人命的事儿自然不能不当回事。刘彻下令, 让众人安排农家的人前往各地指导。

作为等待中的刘挽, 还得忙活别的事, 比如请人教导在安容处里的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子, 让她们能有立身的根本。

这件事无论哪一家的人都十分配合。

女子多苦,世间的人对女子十分苛刻,多少女子为父母所弃,为丈夫所弃, 而她们连喊冤的资格都没有。

刘挽能够出手以自己经营所得的利为她们设下一个容身之地,大善也, 刘挽更想让人教她们这些人立身的根本, 制衣,制而,刺绣, 只为了让她们可以在这个世道活下去,更是让一众人佩服无比。谁人不叹刘挽高瞻远瞩, 是真正为人谋划的人。

被夸赞的刘挽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她一开始图的分明是女兵, 要不是墨家的人提醒,刘挽都忘记身为女子在这世间所面对诸多恶意。

不过, 既然开始做某些事, 刘挽必须要做好的。

长安城里的安容处已然步入正轨,刘挽的意思必须得是往各地一处一处的开下去。

别的就不说了, 作为公主们的封地,优先了来。

馆陶大长公主没有异议, 南宫长公主和隆虑长公主也觉得她们可以做好。

剩下平阳长公主没有立刻出声答应,审视的目光落在刘挽的身上,好像并不认识刘挽一般。

刘挽落落大方的由着平阳长公主打量,她反正是不可能松口。

盐务谁也别想跟她抢。想分盐利,无规不成方圆。盐利之丰,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既如此,哪有给人钻空子的可能。

再说了,平阳长公主的一番态度让刘挽确定,最亲近的人极有可能会往她的心身捅下最狠的一刀。要知道利益是最容易让人反目成仇的,平阳长公主一副她要多占便宜,不仅是明面上,就是背地里也要多占的架式,更证明刘挽有言在先非常有自知之明。

“平阳姐姐。”南宫长公主也注意到平阳长公主最近的状态不太对,有些事平阳长公主也不是对谁都说的,包括自己的妹妹。

再者,平阳长公主自知刘挽断不会答应让她接手盐务后,依然不肯答应一定会遵守刘挽所定的规矩,无非是想着拖一拖,希望会有人能够让刘挽改主意。

便宜嘛,不占白不占。

平阳长公主的那点私心并不想告诉任何人,不过,馆陶大长公主那是相当的清楚,偶尔扫过平阳长公主,让平阳长公主如坐针毡。

“无事。你们先办起来,我再缓缓。”平阳长公主如此接过话,刘挽点点头道:“好。”

爱干不干,刘挽又不是不能从别的地方下手。大汉随着刘彻实施的推恩令,再加上淮南王一造反,拔出萝卜带出泥,刘彻可是收拾了不少的诸侯王。如今诸侯皆受朝廷管辖,刘挽要是想在哪里设下安容处,不过是她一句话以及资金到位的事。刘挽缺的是能管事的人。没有寻到能够管好安容处的人,因此刘挽才停止安容处的扩张。

至于平阳长公主想要如何,刘挽又不急。

“按长安城这些日子的支出来算,你把一应资金准备妥当,人我们各自安排。”馆陶大长公主眼下尽是嘲讽,平阳啊平阳,倒是看出来,你竟然如此贪得无厌。

可一想卫子夫是谁送的刘彻身边的,馆陶大长公主又觉得理所当然。

也对,他们刘家的女人哪一个没有野心,既然有野心不能不部署,也不知道平阳手中所得的利已经不少,为何还想要凌驾于刘挽之上?

啊对了,所谓的利益根本不是利益,而是权利。

馆陶大长公主一闪而过的念头随之确定了。

平阳长公主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刘挽,愿意遵守刘挽立下的规矩,完全是因为她不仅要利,更要权。

换句话来说,平阳长公主看到了盐利在以后对大汉朝而言,有着何等的地位,所以想先抢先一步占据主动的地位,只为了将来她会是做主的第一人。

馆陶大长公主冷哼一声,只想说平阳长公主是不是以为刘挽蠢呢?

盐的价格是刘挽定下的,所有人都好奇刘挽卖得如此低价,盐是如何制出来的,可是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打听出来。

换句话来说,刘挽掌握了最关键的技术,也正是有这样的技术在,刘挽才能卖出那样低价的盐。

事情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刘挽,是刘挽造就了盐利能够完全归于一个人手上的局面。谁让其他各家的盐价高得百姓们都吃不起,可是刘挽定下的价格,却可以保证人们随便吃盐。

价格的巨大差距才是造就刘挽可以紧紧把握所有盐利的根本。

无数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想方设法和刘挽搭上线,最好能够让刘挽教他们这些本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