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接纳(1 / 2)

加入书签

接纳

本来匈奴与大汉之间就有仇, 刘挽费尽心思要解决他们之间的仇和怨,怎么着,一个个看起来不乐意得很, 非要把他们之间的差别一回一回的揭露出来, 只为让匈奴人意识到, 不管怎么样, 他们都不可能真正成为大汉的人。

刘挽恨不得把对面这坏事人的脑袋砸开好好的看看,那里头装的是不是浆糊。

也怪她,觉得那么一个人是个善良的主儿,把调和矛盾的事儿交给他来办, 他肯定能办好。不料他竟是一个拎不清的主儿。

“你回家呆着吧。”刘挽骂完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把人打发了吧。省得留下来看得她火气又得蹭蹭的上来。

“长公主。”面软的男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因为处置事情不当, 直接被刘挽赶了。

刘挽冲他道:“回去反省自己错在哪儿。别让我再听到你的声音。”

话说完一个眼神瞥过乔娘, 乔娘立刻上前道:“请。”

请是相当客气的了,要是有人敬酒不吃吃罚酒,乔娘也不是第一回拖人出去, 再来个十回八回她也不介意。

面软男人不敢造次,乖乖的出去, 多少还是有些不甘的。

刘挽等他走了,回头又问余下众人道:“虽说你们各司其职, 我记得当初我说过,朔方城内诸事, 我交给你们, 我希望你们把朔方城治理好,别出任何岔子, 他做的事,你们不曾耳闻?为何无人劝谏?或者在你们眼中,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众人一听连忙解释道:“长公主,此事容我们解释,我们提醒过的,只是他拿长公主压我们,我们毕竟各司其职,不好太过越界。”

收获刘挽一记冷哼,“你们猜我信吗?纵然你们管不住,你们不能给我写信提醒?你们存的心思让我觉得我信错了你们。国家利益在你们看来不及你们争权斗利?”

说到这儿,刘挽立刻道:“罚半年俸禄,从现在开始,我会重新审视你们。若你们心心念念都是升官发财,朔方城不是你们该呆的地方,你们趁早另谋高就。”

一众人岂敢有此心,连忙否认。

“下去吧。”刘挽既放话会重新审视他们,言既出,行必果。剩下的,她会给他们一些机会,但凡他们要是把握不住,她不是不能换人。

可是,通过这一桩事也让刘挽意识到,德行过人又真正心存国家的人太少,都想往上爬,偏没有人仔细的想过,如何才能让国家更好。

大半年的一味偏袒,可以说朔方城内的匈奴人没有在这时候动手,都是朔方城运气好。刘挽起身往外走,将一旁的公文递到乔娘手里道:“把双方当事人都叫过来。”

乔娘接过奉命前去,刘挽往人多的地方去,很快抵达城中心,身着不同服饰的人在那儿做工的做工,做生意的做生意,看到刘挽走过来时,一路上都是同刘挽打招呼的人。

刘挽纷纷同他们颔首,都习惯刘挽走在朔方城内平易近人。

不过,很快本来高兴的人又都笑不出了,乔娘把大半年来打架斗殴的人全都揪出来,好几十号的人,全都被赶到刘挽的跟前,无论是匈奴人亦或者是从内地迁移过来的大汉的人,在刘挽的跟前都不由的低下头,恭敬唤一声长公主。

刘挽应一声道:“把你们唤过来,你们挺奇怪的是吧。这些日子我不在朔方城,你们一个个和谁打过架,受没受罚都有数的吧。”

此话落下,听懂的人不在少数,有人小声的道:“都罚过了,长公主为何旧事重提?”

“因处置不公。”刘挽掷地有声的回答,“我早在朔方城定下规矩,无论何人,胆敢打架斗殴者,不论缘由,双方皆罚。怎么,是你们当我定的规矩不存在,亦或者你们觉得罚过了我便不会再追问?”

视线扫过一个个先前打架打得欢实的人们,刘挽语气透着冷意的道:“这上面清清楚楚记下你们各自所受的责罚,你们不曾受罚的,是自己去领,亦或者我让人盯着你们去受?”

此话落下,一个个没有受罚的人都僵了。

“长公主,匈奴人凭什么跟我们一样?”

“凭他们归附我大汉!纵然他们曾为匈奴人,从他们归附大汉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是我大汉的子民。只要他们守我大汉的规矩,只要他们不曾做下有损我大汉利益,背叛大汉的事,他们既为我大汉子民。我大汉泱泱大国,怎么,连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刘挽质问众人,说得好些人面红耳赤,容人之量四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更是大汉。

刘挽犀利的扫过所有人道:“我不只一次告诉过你们,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可是能够选择怎么活。他们和我们并无区别,他们想有一个容身之地,希望能够衣食无忧,并没有错。在朔方城内,你们凭借自己的双手活下来,他们何尝不是如此?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我们大汉朝何尝不是十里不同俗,那能代表什么?不过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你们想,你们可以和他们一起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你们不想,他们难道强迫于你们吗?大汉朝地大物广,我们作为大汉的子民,该如同我们的国土一般,能够包罗万象,接受任何新奇的事物和人。海为何能成为海,因它能够纳百川。你们不希望大汉更强大,拥有更宽广的土地,更多的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