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1 / 2)
布局
不用想都知道, 刘彻定是要查到底的,但凡想到宫里诸多不太平,刘彻如何能安心。
若非大过年, 刘彻不能立刻离开汉宫, 否则刘彻早往上林苑去了。
刘挽确实把这桩事忘了。果然酒不是好东西, 看把她脑子给喝成什么样了?
想到这儿, 刘挽敲了敲脑袋,刘彻瞧得乐了,“怎么,不高兴?”
“变笨了。”刘挽语气毫不掩饰对自己的嫌弃, 刘彻无奈的道:“满天下自诩聪明的人知道你干过的事,听到你说这句话, 怕是以为你在骂他们。”
刘嘉在一旁认同无比的点头, 随后又觉得不对,自诩聪明的人,刘嘉从来没有自诩聪明啊!
卫长公主看到刘嘉想收回点头的动作, 又想着不应该,低下头一笑。
刘据神色复杂的望着刘挽, 刘挽嫌弃是真。正因如此才让刘据心情更加复杂,聪明成这般模样的刘挽都觉得自己变笨了, 他在刘挽眼里得是有多笨?
不能去上林苑,刘挽抽时间出了一趟宫。刘彻管不住人, 叮嘱她好生照顾自己, 且由着刘挽吧。
刘挽直奔藏书楼,待看到大过年的藏书楼依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刘挽的眼中流露出满意。寒风都挡不住人们好学之心,何愁大汉无才, 何愁大汉不兴。
“长公主。”花禄本来正打算跟人上楼,走过门口时一眼瞥到刘挽,连忙将手中的书本塞到旁边的人手中,上前迎刘挽。
刘挽同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意示不必惊动旁人。
花禄自懂,“不若到书院小坐?”
藏书楼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想不引人注意是不可能的。
旁人或许不识刘挽,但识得花禄,花禄亲自招待的人,谁人不懂此人身份非等闲之辈。尤其刘挽如此年轻,既非名家大儒,定只能是创办藏书楼的泰永长公主。
花禄既知刘挽无意为他人察觉身份,立刻请刘挽往书院去。
刘挽颔首,几人都往书院去。
藏书楼开门迎众人,书院有对外开放的,也有不对外开放的,刘挽虽然隔了几年没来,大概的格局都记得,也不必旁人引路。
“陛下遇刺,闻长公主为救陛下命悬一线,我等皆惶恐,得见长公主无恙,我们都放心了。”花禄所言皆发自肺腑,刘挽存在的意义太重,没有人会希望刘挽出事。哪怕宫中传出消息道刘挽无恙,也不及花禄亲眼看见心下才能真正落定。
“多亏医家们出手相救。”刘挽想往上林苑,何尝不是要去感激他们救了自己一条小命。受人恩情,之前没醒可以不去,醒了不亲自上门道谢一番说不过去。
“何尝不是长公主自己攒下来的福气。”花禄侧过头带着几分俏皮的答来。
若非刘挽召集百家,多年来扶持百家各扬所长,怎么可能有医家救刘挽性命的机会。说来说去,一切都是刘挽积攒的功德。
刘挽一顿,“若非他们心存仁爱,有救济天下之心,又怎么会有救我的法子。非我之功,他们的恩情抹不去。不说这些了。我来寻你另有要事。”
既然刘彻点头同意可以暗中推行修法一事,怎么能不干。律法完善关乎社会的稳定,刘挽提出来,断没有不落实的道理。
花禄听完刘挽提及的暗中收集律法条文,针对大汉的律法进行改革,眼中流露出不可置信,“陛下之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