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事?(1 / 2)
你有事?
刘挽笑得越发明媚道:“诸子百家所忠的是父皇, 他们不擅长治理天下,但他们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汉付出, 以惠百姓。此乃国之幸也。父皇不弃之, 大汉不弃, 诸子百家将会发挥他们最大的长处。故, 还需要我吗?”
到了这个地步,刘挽的责任已然完成。
作为缓冲刘彻这个皇帝和诸子百家之间关系存在的人,当他们各自看到彼此可以互利,重点在于刘彻看到诸子百家的价值, 现在让刘彻弃他们而不用,绝不可能。
刘挽再不需要要像以前一样在刘彻的耳边说起各家的好。
他们的好, 在于他们为大汉朝所创造的各种工艺。
平阳长公主望着刘挽, 岂不知刘挽多年来做的生意几乎都是诸子百家为刘挽研发出来的,刘挽确实给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也给他们机会在刘彻那儿露脸, 可是,当刘彻和诸子百家之间建立信任之后, 刘挽可以功成身退了吗?她舍得?
“还是需要的。你别想把管理他们的事又丢出去。”平阳长公主的疑惑没有问出来的机会,倒是刘彻着急忙慌的劝住, 赶紧的道:“他们各家的事你安排,该如何督促他们你须得督促。旁人不能接手。”
听听刘彻生怕刘挽撂挑子不干事儿的态度。意识到刘挽言外之意她可以不用再管诸子百家, 如何不让刘彻急。
开玩笑, 刘挽和诸子百家的人沟通顺畅,从来没有闹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尤其一年一年在刘挽催促下,他们各种各样的新研究出世, 得利的人一直都是刘彻,是大汉。让刘彻把诸子百家交给别的人接手,不成不成。
“父皇。我手里的事情太多。”刘挽确实有这个打算,希望刘彻别总让她把着事儿。
“那就把别的事交出去,你管着诸子百家,盯着他们办事。他们办得更稳妥,你们也说得到一处。交给别人,不知所谓。”不怪刘彻如是评价,诸子百家有时候说的那些理论刘彻都听不懂。刘挽不一样,她是一点即通。显然多年跟诸子百家们学了不少新本事。
刘挽安抚的劝道:“父皇放心,我一定会找个绝不会对诸子百家一窍不通的人。”
可惜刘彻扬手道:“旁的事可以,独独诸子百家的事,谁也不能从你手里接过。”
“父皇。诸子百家早非从前的他们,再不会对大汉心存偏见,很好管的。”刘挽莫可奈何的继续劝说刘彻,刘彻睁了刘挽道:“朕怕的是有人借刀杀人,把他们之中能干的全杀了。”
得,刘挽被刘彻怼得卡住了。
诸子百家们一个个的性子都是直来直往,压根不想跟人周旋,刘挽不同他们任何人计较,要是换成别的人,谁敢保证。
“您要是不点这个头,谁能杀。”刘挽半响小声回一句。
刘彻眯起眼睛问:“你最近总想让人接手你手上的事儿,莫不是打算住这儿了?”
一听这话,卫子夫也警惕的望向刘挽,很是忧心刘挽都想退了。
“天下尚未太平,我倒是想,能安心住在这儿吗?”刘挽回一句,她急于将手里的事情都交出去的原因,她心里有数。对谁都是不能说的。
刘彻扬声道:“既如此,能者多劳。不必再提。”
别管刘挽到底为何急于把手中的权利丢出去,在刘彻这儿都不行,刘挽且乖乖管着她手里的事儿,绝对不许丢给别人。刘彻有数,不会再有像刘挽一般一心为他为大汉谋的人。累是让刘挽累了点,那也要交给刘挽。
见刘挽还要推辞,刘彻问霍去病道:“你觉得诸子百家能交给别人?”
霍去病道:“还是泰永执掌稳妥。除泰永外,未必没有暗藏私欲者。”
刘彻重重点头,他正是此意。
见刘挽依然不太乐意,刘彻起身,示意刘挽和霍去病跟上,都懂得刘彻是有话要问刘挽,不能让别人听见。
避开众臣,皇帝的那点盘算不道与外人,自家人,独一个霍去病能跟上,可见在刘彻的心里如今最值得他信任的莫过于刘挽和霍去病。
平阳长公主的视线落在卫青的身上,卫青神色平静的品茶吃糕点,纵然察觉到平阳长公主的视线,并不为之所动。
刘嘉小声与卫子夫问:“二姐是怎么了?诸子百家能研究出各种好物,二姐竟然要将诸子百家交到旁人手中。这......”
卫子夫道:“你二姐自有主张,不可多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