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折磨(1 / 2)

加入书签

折磨

安夫人眼下的态度似在说, 她可以试一试,让霍去病一个本该早逝的人活下来。

可是,先前安夫人并非这样的态度, 别当刘挽不记得。安夫人一开始跟刘挽说清楚命数一回事的时候, 斩钉截铁的跟刘挽说, 她要是不信邪的试一试, 她和霍去病都得因为他们不肯安分而死。

刘挽不信,不信的人尝到滋味,身体直接的变化叫刘挽恨不得立时死了算了。

呸!不成不成,不能死, 眼下万万不能死,她好些事没部署好, 不能死。刘挽正是本着如此的念头, 茍到如今。

她从那一刻开始想,命的事,可以不信, 有些事到头了,也得想想办法, 如果能够改一改,也不是不可以。

刘挽试探的问过安夫人如果要改命须得付出何种代价, 那会儿的安夫人同样果断的告诉刘挽,别做梦了, 不可能, 命是定数,没有任何改的可能。

诚然, 刘挽并非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安夫人一人之上,毕竟天下的能人异士, 各有各的精通,断然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刘挽寻过的人,他们的说辞和安夫人差不多,刘挽又从墨家那里得知情况或许有转变,但那样的代价并非刘挽愿意的,因此刘挽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

人命都只有一条,如果可以,她不想死,然而用别人的命来换她活着,她没那个脸。

放弃一半的刘挽,依然将心思放在安排身后事上,偏安夫人第一个拒绝的刘挽,如今又来挑起刘挽的希望。她是捏住刘挽的心理。

死,刘挽眼下的情况由不得她不相信自己会死的事。她更担心霍去病的结局一如史书,如果能够选择,刘挽要救霍去病,不为旁人,只因为那是霍去病。

“夫人先前说过的话,我并未忘记。你已经明确拒绝过我了。”刘挽在不能确定安夫人有何打算的情况下,警惕的审视安夫人,想从安夫人的神色中看透她的打算。

“此一时彼一时。各家的能人都是我请来的,能把他们请来,请他们一道想办法,或许有可能。只不过,长公主敢不敢跟我们一试。”安夫人并不觉得先前她的拒绝有何问题,坦然的向刘挽承认,各处来到长安的能人异士,几乎都是她的功劳,刘挽自己见过多少人,打听过命理之数多少回,安夫人不必问,但心里相当有数。

“长公主不想冠军侯死的对不对?”没有立刻得到刘挽的答案,安夫人继续将霍去病推出,拿刘挽的命说事儿,可能性太小,安夫人捏住刘挽的心理。

有些事,旁人未必参透,安夫人心知肚明。

刘挽道:“墨家的人分明说过他们不会帮我。”

对的,安夫人言外之意须得合众人之力。霍去病的情况,年少成名,于战场之上所向披靡不错,或许在不少人的眼里,霍去病的杀戮太重。毕竟一路奇袭而去,降亦未必不杀。匈奴,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必须要连根拔起,卫青如是说,霍去病何尝不是这样做。

刘挽自上战场以来,有时候会心软,再心软,刘挽也知道卫青和霍去病做得对,如果没有他们对匈奴的又杀又掳,大汉不定是什么情况。

对此,那些人以为的杀戮太过,刘挽皆弃之不管。

她并不认为卫青和霍去病有错,那些看不惯的人,有本事让他们感化匈奴人,让他们永远都不要再进犯大汉,刘挽保证一定帮他们劝天下将士放下屠刀。

“我自有我的办法。但不知长公主要不要一试?”安夫人并不否认她需要墨家相助一事。不确定的答案,又让刘挽无法拒绝。

“长公主,你的日子不多。或许你会看不到冠军侯不在的那一日。”安夫人觉得不够,一句一句的落在刘挽的心间,无端让刘挽心下浮动。

“长公主若不在,冠军侯再一去,太子的靠山只剩下卫大将军一人,卫大将军,卫家,鼎盛太过,陛下吃过外戚的亏,他虽扶持起了卫家,断不会容忍卫家独大。冠军侯虽是卫大将军的外甥,他姓霍,而且冠军侯是陛下一手教养长大的,深得陛下喜爱,除了长公主能与冠军侯比及外,纵然太子亦不及。卫霍各领兵马在朝,何尝不是一种制衡,再有长公主在,陛下可以安心。然而一但长公主仙去,冠军侯英年早逝,一切怕是不会再如长公主所愿。卫大将军必受冷落,与之而来太子如何,卫后如何......”安夫人用最平静的语气分析朝堂,卫家的结局,卫子夫的结局,刘据的结局,完全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

“够了。”刘挽沉下脸打断,并不想听安夫人继续再说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