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切莫放弃(1 / 2)
长公主切莫放弃
说到这儿卫子夫也很是怨念, 刘嘉一点都不像她生的。既没有卫长公主的懂事识礼,也没有刘挽的聪慧能干,全然是一副混世魔王的架式。
最最重要的是, 刘挽完全不认为刘嘉这样有什么不好的!
用刘挽的话来说, 作为大汉的公主, 只要不把天掀了, 随便刘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好,这句话刘嘉听进去了。所以当年刘嘉闹着要嫁萧定,这桩婚事卫子夫当年其实也在犹豫,但最终还是定下了, 谁让当时刘彻都同意了,刘嘉的婚事刘挽认为可行就定。
卫子夫莫可奈何。
好在这些年萧定的表现算是不错。先前闹的事, 卫子夫都听说了, 不过都是一些手段而已。架不住刘嘉不乐意。
近些日子刘嘉一个未出嫁的长公主终日和各种世家子弟往来,邀他们打马球,赏花作赋, 一度让卫子夫都想把人拉回来教训上一顿。偏刘挽并不以为有何不可。
良辰美景,本就是应该要玩耍的年纪, 多听多看有何不好的。
先前萧家与众多女郎往来时,无人指责于萧定, 到了刘嘉这儿,谁敢说。萧定敢吗?
其身不正, 何以服人?凭一句自来的规矩?
规矩是人定的, 规矩也是人能破的,萧定不服, 萧家不服,只管与他们刘氏分说。
萧家和刘氏的婚事, 当年定下时都是双方自愿,如今若是相互之间有了别的想法,倒也不妨解除婚约。
得,刘挽将这句话丢出去,份量是极大的。
卫子夫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要把事情闹得那么大吗?
刘挽回得更直接。当年定下这桩婚事是因为刘嘉想,如今要不要作罢这门亲事,也在于刘嘉想与不想。卫子夫也不必着急,且让刘嘉自己想清楚。她会想清楚的。
对此,卫子夫能怎么样?
之后刘挽出事,这些日子卫子夫不管心里再怎么着急,当刘挽的面也断不敢再提此事,她只盼刘挽平安。只要刘挽平安,刘嘉闹的那点事都不算事儿。也是至此卫子夫才明白,除了活着,再没有比活着更大的事儿了。
“据儿呢?”刘嘉感受到卫子夫打量自己那眼神吧,透着一股子怨念,果断的转移话题。小半天不见刘据了,他忙什么去了?
“你二姐给了他一本书,叮嘱他反复看,如今是手不释卷,每日琢磨,我倒是有心看上几眼,他都不答应。”卫子夫并不想让刘挽太过操心,很多事能够自行解决的卫子夫都不会让人传到刘挽那儿。如李美人的事,如那一位刚出生的三皇子的事。
卫子夫未必不懂谣言的后果,若是无事还罢了,但凡以后真要闹出些什么事,首当其冲背负责任的必是卫子夫。
故,不管别人怎么说,卫子夫一次又一次的喝斥人不得传话,而且也命人一定要照顾好三皇子,绝不能让孩子出了半点差池。
这些日子,外面传得热闹,孩子被照顾得很好,乳母及一应的吃穿用度,卫子夫作为一个厚道的人,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
只是,刘彻一直没有去见刚出生的孩子,难免引起李美人的怀疑,有些话也就瞒不住了。李美人拼了半条命生下的孩子,如何能够接受这样一个孩子竟然成为灾星,这才冲到未央宫,希望能够得到刘彻的一个眼神,好让她能够为自己,也为孩子争一个未来。
刘彻什么样的反应,卫子夫大抵能猜得到。
为刘挽的事而烦心的刘彻,现如今最不乐意听见别人的吵闹。
但是,刘挽出面劝刘彻的话,卫子夫纵然不曾耳闻,也是能够猜得到。
聪明如刘挽不会不清楚刘彻的人,也不会不知道卫家看似位高,实则第一个人都如履薄冰,能不结仇,能为自己少埋一个雷,都是好事。
“很好。”刘挽赞许一声,以为刘据勤奋那是好事。
“先前在科举一事上据儿做得很好。那些先生都对他赞许有加。以后不仅要让他多读书,更得让他多办事。事儿办得多了,熟能生巧。”刘挽也得宽慰一番卫子夫的心,好让卫子夫知道,刘据并非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恰恰相反,他懂事听话,也能懂得别人教他的好与坏。
卫子夫伸出手扶过刘挽道:“好,我不担心他,我只担心你。”
此时的刘挽让刘嘉扶着走,难道以为卫子夫看不出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