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冷一热(1 / 2)

加入书签

一冷一热

刘彻收回想跟刘挽说的种种, 挑眉问:“明知故问。”

刘挽长叹道:“此番舅舅以老弱之兵阻击匈奴的主力,其功不可无视。父皇如此偏袒,不怕令天下以为父皇封赏不公, 从而对父皇生出不信任?”

并非刘挽在危言耸听, 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刘彻该防得防。

不料刘彻闻言但问:“你想不想知道在你舅舅门下的人里都有几个聪明能用的?”

刘挽关注点在于门下。

门下啊!

刘挽长长一叹道:“舅舅门客并无三千。而且这些年舅舅为大汉举荐的可用之才不在少数, 父皇不会想无视到底吧?”

门客,这个世道人们为了能够出人头地,那是无所不用其极。其中自然也包括投靠当世相对为帝王所器重的人。

门客三千表现的是这样一个人的影响力。而卫青那里,不能说他的手里没有人, 但这些人到底如何,是不是真正的忠于卫青, 亦或者纯纯是为了借助卫青往上爬, 可是相当的说不准的。

“你舅舅的权势够大了。”刘彻平静的陈述一个事实,何尝不是在向刘挽解释。

刘挽拧紧眉头,有功而不赏, 刘彻不过分?

“你之前出的主意朕觉得不错。但是朕要放一放。朕要先封去病,再论卫青。”刘彻这样算是解释了, 刘挽能再说什么?闭上嘴。

不就是封赏有个先后罢了,刘彻开心就好。她所要为卫青争取的从来都是那一点的公平, 但凡刘彻别太过分,放心, 刘挽绝不会说半句刘彻的不是。

“不过, 对外你该怎么办需要朕教你?”刘彻一个转头问起刘挽,刘挽......

“父皇不公, 孩儿很是不满。”在刘彻灼灼的目光下,刘挽终是开了口, 末了问上一句,“父皇意欲何为?”

此话问得刘彻道:“你算计人,还不许朕算计别人了?朕是不是该给你的弟弟封王了?”

嘶,话题转移得有点快,刘挽听在耳朵的第一反应是,“您都知道封王的坏处了,还要给人封。您在对付诸侯王的时候没有手下留情,对您的儿子,您是想给他们最好,也不介意给大汉带来何种后果?”

控诉的内容落在刘彻的耳朵里,刘彻挑挑眉道:“你不太乐意?”

刘挽干脆利落的答道:“怎么可能乐意?后患无穷。当年的高祖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大封异姓王。为国家的安定,咱们几代都在对抗诸侯王,您都见识过诸侯之乱了,还要把人放到封地去,那不是妥妥的见不得大汉好?”

这话落下,刘彻马上道:“说说你的主意。”

果然是知女莫若父是吧。

刘挽道:“王可以封,封地就不要去了,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人还能老实一点。实在不行,换起来也方便。”

后面那句话落在刘彻的耳朵里,刘彻怎么可能会听不懂这句话何意。

听懂了刘彻也不得不问上一问,“你怎么想的?”

刘挽轻咳一声道:“能者上,庸者下。反正要是没本事的上去也是死。”

这话更让刘彻静默了。

说得过于在理,以至于叫刘彻都说不也半个不妥的字。

“不过,被废的太子绝没有好下场。”刘挽适时的补上一句,刘彻挑挑眉头,刘挽冲刘彻一笑道:“我教据儿的,他须得自己有本事才有可能立得住。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位置都是适用的。有用的人不会被废,被废了证明他没用。”

刘彻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的刘挽才好。

通透如刘挽,知道为了大汉好,绝不能让一个无能之人继承大汉江山。可是刘挽也清楚,一但刘据的太子之位不保,也将是他命丧之时。

“我现在需要和父皇讨论这个问题了吗?父皇自己将来教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该担心的人是父皇,绝不是我。”刘挽一想不对啊,她为啥要跟刘彻讨论这种问题,天下江山传承的事,第一个该不安,该操心的人分明是刘彻,她为啥要急刘彻所急。

刘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