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光明正大的威胁(2 / 2)

加入书签

“丞相的心思相当多。你怕是觉得你的丞相位子不保了,也得让别的人付出代价,比如大将军。然李敢挑衅大将军,刺伤大将军,他针对的只是大将军一人?他分明是不满居于大将军之下。只因他李氏名门,而卫家不过是区区的奴仆出身。你当着陛下的面让李敢向大将军赔罪,是在告诉天下人,你的眼里只有大将军,而没有陛下吗?”霍去病同时补上一句,当着天下人的面,尤其是刘彻的面,将他们的险恶用心道破,更是越发的瞧不上他们。

同时,霍去病指向李蔡与刘挽道:“李家的人,一通的歪心思,你方才的一番教导,为国为民,他们一句都听不进去,这样的一群人。给他们更多的权和利,只会让他们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而绝不会心存家国。”

不得不说,霍去病是懂得扎心的。

如今这天下的利都几乎尽握刘挽之手,刘挽要不要给谁分利,关系那一家子的好日子。

李家至此,李蔡的丞相之位保不住了,李敢的关内侯也休想保住,接下来该是李家人想方设法表现,最好能够在刘挽的面前露个头,表明他们家也是有家国天下的。结果李蔡一冒头,好了,刘挽印象又坏了三分,那不是要绝李家的路?

“父皇?”刘挽不管,霍去病告的状她听见了,然而事情的决定权从来都在刘彻手里,刘挽当着众人的面唤的这一声,无一不在向天下人昭示,她作为一个办事的人不假,但她做的任何事须得刘彻点头,只有他点了头,刘挽才会操作。

“今日到这儿吧。”刘彻的心思等闲人是猜不着的,况且如今这样的局面,给人肯定的答案,如何让他们寝食难安?

他在这时候起身,自不必说,他有没有想法,亦或者,留有一线余地给人,是为了有利于刘彻看清更多的人?

无数人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反应稍慢了一些。

而原本咄咄逼人的霍去病和刘挽都先一步道:“恭送陛下,父皇。”

咦?他们不是要坚持处置李敢吗?怎么刘彻不处置,而是要立刻离开,两人完全没有把刘彻拦下的意思,这算是正常的吗?

“恭送陛下。”不管他们心里犯起多少狐疑,眼下的当务之急都是先送走刘彻,有什么事儿一会儿再说。

刘彻起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刘挽和霍去病的视线不约而同的落在李敢的身上。

“你竟然只断他一根手指。”没有刘彻在,霍去病说话越发的不客气,感慨的这一句落入卫青的耳朵里,卫青没有办法当着刘彻的面教训霍去病,此时再也忍不住的道:“你不许乱来。”

霍去病道:“舅舅对我倒是严厉,对旁人也该严厉严厉才对。他是以下犯上,既无军法也无国法。”

卫青想再骂,结果刘挽在一旁问上一句道:“舅舅帮李家再说一句话,我们让李家再多吃点亏怎么样?”

喂,有刘挽这样的,毫不避讳的当一群人的面威胁卫青?

霍去病在刘挽的身侧认可无比的道:“甚好。”

卫青!!!

眼看卫青要再开口,霍去病凉凉的提醒道:“舅舅是知道的,泰永一向说得出做得到。您要是不信大可试试。反正想找李家的把柄,世族的把柄多如牛毛,有心找,易如反掌。李家,也不会例外。在这一点上应该会有很多人乐意的。”

霍去病的话半点都不假,此时此刻的李家人都紧张了,没办法不紧张,他们哪一个都不想好好的日子突然变了,李敢。真是害人不浅。

“好了你们两个。”卫青被威胁,偏他太了解刘挽的性子,知晓刘挽绝对说到做到,尤其眼下的情况是什么?是刘彻也有心收拾人的时候。平阳长公主不得不出面斥上一句,好让两人收敛些,不可太过。

但,刘挽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们挑衅皇权,也在搅乱人心。既然你们出了手,就不要怪别人对你们手下无情。毕竟你们的那点心思,瞒得过别人,瞒不过世上的聪明人。偏你们都当了我们是蠢人。挑衅,离间,挑起斗争,你们要是想玩,我不介意陪你们玩玩。但你们信不信最终付出惨烈代价的一定会是你们。”

并非刘挽在吓唬他们,刘挽手握当世最先进的技术,相当于握着一只只最会生金蛋的鸡,难道谁会觉得刘挽捏了这些利,不能够让人针对李家?

“多年来我没有动过手,既是觉得不合适,也是守着底线。偏你们一个个不守规矩,想把卫家,想把刘家踩在脚底下?这是你们越界,既然你们敢越界,也别怪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刘挽依然得提醒他们,如果不是他们先越了界,她是一个守法的好孩子,绝不会第一个越过去。

然而他们不守武德,还企图让人来拦下刘挽,这可就断不可能了。

卫青是个与人为善的主儿不假,但刘挽身后并非一个卫青,还有一个恨不得将全天下的人掌控在手的刘彻。

试问,刘彻想动手,卫青敢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